什麼是小兒秋季腹瀉?
小兒秋季腹瀉,是指發生在10---11月份這個季節的腹瀉,發病年齡以6個月---3歲最多見。秋季腹瀉的病原體有輪狀病毒、ECHO病毒、柯薩奇病毒,引起秋季腹瀉的主要禍首是輪狀病毒,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秋季腹瀉在臨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嘔吐、腹瀉。
秋冬季是小兒腹瀉病高發季節,多數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因多發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稱為“秋季腹瀉”。本病呈散發或小流行,經糞—口傳播,也可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潛伏期l~3天。多發生在6~24個月嬰幼兒,4歲以上者少見。起病急,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無明顯中毒症狀。病初可有嘔吐,常先於腹瀉發生。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粘液,無腥臭味。本病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約3—8天。
發生秋季腹瀉的常見原因有:
1、消化系統不成熟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較差,但營養需要相對又高,腸道負擔重。如果喂養不當,如過多地加喂澱粉類、脂肪類食物,導致成分改變,或者一次進食過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導致腹瀉。
2、免疫功能不成熟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腎功能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免疫功能也不夠成熟,當有病原菌隨受污染的食物進入體內後,易造成腹瀉。
3、輪狀病毒感染嬰兒秋季腹瀉主要由於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寶寶消化道),這種情況多發生於人工喂養兒,喂養時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這種情況多發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為最高峰。
4、溫差大秋季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氣候變化引起感冒、腹部受涼以及各種感染也可導致腹瀉。
腹瀉如何護理
一、父母平時應該仔細地把寶寶大便的時間、形狀、多少等記錄在一起,這樣才能更加方便的讓醫生給寶寶制定一份適合寶寶自己的秋季腹瀉的治療方案。同時還有還要保留好寶寶的大便樣本,這樣才更有利於醫生對寶寶的病情一個良好而准確的判斷。
二、秋天也是很多病症傳播的好時機,左右這時候,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和家庭衛生,及時地將寶寶用過的東西進行殺菌消毒,營造一個無菌、無污染、無傳播的好環境。
三、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提倡母乳喂養,適度添加輔食,加強營養,增強體質。
四、衛生消毒,小兒奶瓶及餐具要徹底消毒,要求煮沸30min,僅用開水燙一燙達不到消毒目的,患兒飯前要用肥皂洗手,家長多用肥皂洗手。
五、家長注意小兒飲食,合理調配好營養。
預防
1.提倡母乳喂養,避免在夏季斷乳,改變飲食種類。適時適量添加輔食,合理喂養,乳食勿過飽,勿進難消化食物。
2.講究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食具要消毒。
3.注意氣候變化,及時添減衣被,避免受暑或著涼。
4.做好腹瀉患者的隔離治療及糞便消毒。
5.避免長期濫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調而導致的腸炎。
6.病室空氣新鮮流通,溫度要適宜。
7.對感染性腹瀉患兒要注意消毒隔離。
調整飲食
1.母乳喂養的嬰兒可繼續哺乳。母親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多喝水,注意飲食衛生。
2.對疑似繼發性乳糖酶缺乏的人工喂養兒,可給予去乳糖腹瀉配方奶喂養。
3.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輔食的腹瀉患兒,應給予一些易於消化吸收的半流質食物,如湯面、小馄饨、肉沫、菜泥等。避免給寶寶喂食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及高糖食物。輔食不要一次吃得過飽,要少量多餐。6個月以下的寶寶需暫停添加任何輔食。
4.如果寶寶嘔吐厲害,應暫禁食4~6小時,待嘔吐好轉後可逐步恢復飲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 |
四歲以下兒童治牙采用全麻
孩子怕牙醫,更怕那鑽頭在口裡“吱吱”的響。遭遇一次“可怕”的治牙經歷,可能對兒童心理產生永久的陰影,以至於再也不敢看牙醫。鑒於兒童對牙科的恐懼心理,口腔專家認為, |
![]() |
水痘的治療方法
雖然水痘疫苗的保護率可達到85%以上,但每年仍有些“漏網”的孩子,他們或因沒“種痘”或因個體原因疫苗劑量起不到完全的保護作用而“起痘”。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