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便秘 >> 關於便秘 >> 中醫怎麼調治小兒便秘

中醫怎麼調治小兒便秘

  小兒便秘是小兒常見病,中醫認為,燥熱內結,腸胃積熱,或熱病傷腸,腸道津枯,或乳食積滯,結積中焦,或氣血不足,腸道失於濡潤等,均可引起大便秘結,當以通腹瀉熱,潤暢通便為治。中醫足療方法對治療小兒便秘有很好的效果,家長們不妨一試。

  足療方法一:大黃5-10克,研為粉末,用醋調為稀糊狀,置傷濕止痛膏中心,貼雙足心湧泉穴,10-15小時後取下,一般用藥一次即見效。可清熱消積,導滯通便。

  足療方法二:芒硝5克,研為細末,置傷濕止痛膏中央,外敷雙足心湧泉穴處,每日一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

  足療方法三:生大黃、焦山楂各等量。將二藥擇淨,研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十克,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於患兒雙足心湧泉穴及肚臍孔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一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消積化食。

  足療方法四:生大黃、雞內金各等量,擇淨研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於雙足心湧泉穴及肚臍孔處,包扎固定,每日一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消積化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母親在這方面越懶,孩子越成功!

兒子背上書包了,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責任。似乎父母養育他到7周歲,就等著他背上書包這一天。心也隨之不輕松起來,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來。早上催促他起床,幫他整理書包,晚上陪他讀書,檢查作業,輔導功課。為他忙前顧後,

哪些病因誘發了小兒便秘呢

小兒便秘的病因:  人工喂養:牛奶經消化所含的皂鈣較多,易引起大便干結,從而便秘。  乳量不足:如果吃奶吃得少,或嘔吐較多,或進食補液的小兒可引起暫時性的無大便。另外,新生兒的消化道肌層發育尚不完全,這樣易引起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