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第425醫院消化兒內科主任張亦民提醒,家長們不要輕易給寶寶用瀉藥。因為小兒消化和神經系統功能不如成人健全,服瀉藥後容易導致腹瀉。
張亦民表示,應對小兒便秘要防患於未然,生活中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1、均衡膳食。寶寶的飲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五谷雜糧以及各種水果蔬菜都應該均衡攝入,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喝些果蔬汁,以增加腸道內的纖維素,促進胃腸蠕動,通暢排便。小兒便秘後會造成益生菌缺水而無法繁殖,家長此時可以給寶寶食用一些益生菌酸奶,促進腸道蠕動,從而改善便秘。
同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形成有規律的生物鐘,這樣有利於小兒胃液正常作用,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家長可鼓勵寶寶多吃新鮮蔬菜(菠菜、芹菜、油菜、空心菜、白菜)、水果(香蕉、梨)、五谷雜糧制成的食品如普通面粉、玉米、大麥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冰淇淋、奶酪,精米等不要進食過量,這些食物會加重小兒便秘。此外,注意每天給小兒補充足量的水。
2、定時排便。訓練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左右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的習慣了。從3個月開始,每天早晨喂奶後,家長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注意室內溫度以及便盆的舒適度,以使寶寶對坐盆不產生厭煩或不適感。
3、保證活動。運動量不夠有時也容易導致排便不暢。因此,要保證寶寶每日有一定的活動量。對於還不能獨立行走、爬行的小寶寶,家長要適當揉揉寶寶的小肚子,而不要長時間把寶寶獨自放在搖籃裡。
此外,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緩解寶寶便秘。
1、按摩法。手掌向下,平放在寶寶臍部,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這樣能加快腸道蠕動進而促進排便,並有助於消化。

2、開塞露。讓寶寶側臥,將開塞露的尖端封口剪開,管口一定要光滑,以免刺傷寶寶皮膚。將開塞露管口放入寶寶肛門,輕輕擠壓塑料囊使藥液流入肛門內,然後拔出開塞露空殼,在寶寶肛門處夾一張干淨的紙巾,以免液體溢出弄髒衣服或床單。盡量讓藥液多在寶寶體內停留,以充分刺激腸道、軟化大便,達到最佳通便效果。
3、甘油栓。將甘油栓的包裝紙打開,緩緩推入寶寶肛門,而後輕輕按壓肛門,盡量多待片刻,讓甘油栓充分融化後再鼓勵寶寶排便。
4、肥皂條。將肥皂削成長約3厘米、鉛筆粗細的圓錐形細條,先用少許水將肥皂條潤濕,再緩緩推入寶寶肛門,盡量讓肥皂條在肛門內多停留一段時間,以達到充分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
如果以上方法不奏效,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檢查是否是由於其他疾病而引起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