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以上的寶寶,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蘿卜、胡蘿卜、芹菜等煮水喝,橙子、蘋果、西瓜搾汁喝。寶寶太小,應先喝1~2勺,如沒有異常,再逐漸加量。
寶寶滿5個月,就應增加輔食,最好將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麥片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
還可喂點香蕉、蘋果等水果泥,有利於促進腸蠕動。
養成定時排便好習慣。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幫助他逐漸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早晨喂奶後,父母就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並發出“嗯嗯”聲,讓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做做嬰兒操。運動量不夠也會造成腸蠕動減慢,導致排便不暢。媽媽可以常幫寶寶做做嬰兒體操;對於大些的寶寶,可鼓勵其自己練習翻身、爬行,或給寶寶一個球,和他一起玩。
就醫指征:
·寶寶2天以上未排便,總是哭鬧不安。
·大便成硬球或硬塊狀,顏色發黑。
·便中帶血。
·大便時哭個沒完,可能是排便疼痛造成的。
·大便次數少並伴有食欲差。
有些疾病可引起便秘,有的寶貝因患先天性巨結腸、佝偻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病症,致使腸壁及腹壁肌肉松弛,大便不易排出。如果經常發生便秘,且伴有其他症狀,如嘔吐、腹脹、喂養困難等,要及時就醫。
推薦閱讀:
狂犬疫苗打一針可以嗎?
寶寶嗆奶後如何急救?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
2歲寶寶便秘可以每天喝蜂蜜水嗎?
![]() |
夏天小兒感冒拉肚子都是空調惹禍
海口的夏季氣候炎熱,又悶,對於相對脆弱的兒童來說,最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日前,記者在省婦幼保健院了解到,入夏以來,該院門診中小患者明顯增加,其中患感冒發燒的兒童每天高達300人次,另外還有不少兒童被診患上了胃腸 |
![]() |
敷臍療法巧治小兒疾病
研究表明,臍部在人出生後才最終閉合,也是腹壁最後閉合之處。臍部的皮膚,其表皮的角質層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藥物最易穿透臍部而被人體吸收。因此,在臍部敷藥能起到內服藥物起不到的作用。敷臍療法正是利用了臍部的這些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