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便秘既讓寶寶的健康受威脅,家長也要擔心受怕。寶寶便秘的妙招有哪些呢?家長如何積極防治小兒便秘呢?治療小兒便秘時要注意什麼?
食療法
飲食偏方很大程度可解決寶寶便秘問題,建議使用以下食療方法:
木耳芝麻茶:木耳30克,生木耳30克,黑芝麻30克。
把木耳炒爛存性,生木耳和芝麻炒香,三樣拌在一起調勻,每次5~6克,加入120毫升水代茶飲。調腸通便作用。
菠菜雞血湯:菠菜250克,雞血200克。
把菠菜擇洗干淨切成段兒,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加入雞血和適量水,上火煮成粥,經常服用。具有通便、補血、養胃、健脾的作用。
銀耳豬蹄湯:銀耳20克,豬蹄2個。
先把銀耳洗干淨,去掉雜質,用水泡發20分鐘;把豬蹄收拾干淨,加入泡發好的銀耳,一起上火煮酥,連湯和肉一起食用。滋陰潤燥,補血,可治療口渴便秘。
紅蘿卜汁:紅蘿卜100克,白糖適量。
取紅蘿卜搗成泥狀,用干淨紗布濾出汁,加入白糖,加入適量清水煮開,溫服。
香蕉冰糖糯米粥:香蕉3根、糯米100克、冰糖100克。
香蕉去皮切段兒,糯米加適量水煮成稀粥,再將冰糖化開加入粥中煮開即可。每天吃2次,可起到潤便、補虛的作用。
TIPS:1歲以內的寶寶忌吃蜂蜜
有的爸媽喜歡在寶寶飲用的牛奶或開水中添加些蜂蜜,以為這樣可使其大便通暢。但1歲以內的寶寶食用蜂蜜及花粉類制品,可能會因肉毒桿菌污染引起食物中毒。中毒後寶寶會出現持續1~3周的便秘,而後呈弛緩性麻痺,寶寶哭泣聲微弱,吮乳無力,呼吸困難。所以不要給1歲以內的寶寶食用蜂蜜。
習慣療法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一般嬰兒從3~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每天定時在清晨起床後由家長兩手把持,連續按時進行,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個月左右便可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需要注意的是,排便習慣養成後不能隨意改變時間。
應急輔助療法
便秘不僅給寶寶帶來痛苦,給父母們也帶來極大的不安和煩惱。當寶寶實在拉不出便便,還有最後一招可以應急使用。
外用通便法
如果用按摩和調節飲食的辦法還是不能讓寶寶排便,可以用蘸有橄榄油的嬰兒專用清潔棉花棒刺激寶寶的肛門處,或者探入肛門2~3CM,這種辦法一般是很有效的。不過,外用通便方法只是萬不得已情況下偶爾為之,不宜天天使用,以免產生依賴性。如果出生4個月以內的嬰兒,通過這種辦法依然無法排便,就得考慮到醫院診治了。
TIPS:不可濫用開塞露
寶寶便秘,媽媽常常不知所措,有的媽媽很依賴藥物治療,比如用“開塞露”一用就通。醫生提醒:不建議濫用開塞露,畢竟對小孩還沒有發育完全的身體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濫用開塞露只會養成寶寶依賴它排便的不良習慣,造成更頑固的便秘;只有改善飲食習慣和食物結構、訓練排便習慣,才是治療小兒便秘的根本方法。
小提示:小兒便秘家長要注意使用正確的方法來治療,否則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留下後患。
![]() |
孩子過早上幼兒園易缺乏安全感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了眾多父母的堅定信念。無論是早有計劃還是跟隨大流的,都幾乎無一例外地認為:孩子越早接受教育,身心成長就會越快越好。於是,很多剛剛才滿 |
![]() |
對付感冒的吃法
感冒時最關鍵的是“按體質和時間吃”,食療應該隨著病程而轉變,有些食物是適合平時調養的,但碰上發炎或已染上流行性感冒時,最好別吃。 早期預防 預防感冒,在飲食上做到以下幾點會更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