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更多消化系統疾病 >> 脫肛是4歲內小兒的常見病

脫肛是4歲內小兒的常見病

  肛管、直腸向外翻而脫出肛門外,稱為肛管直腸脫重,簡稱脫肛。多發生在4歲以內的小兒,但1歲以內的嬰兒很少見到患此病,這個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可自行痊愈。

  脫肛的原因有兩大類

  1、先天因素:與上兒直腸的解剖特點有關,即小兒的先天性因素是盆腔組織結構發育未完善,支持直腸的周圍組織相通薄弱、固定不牢。

  2、後天因素:為腹腔內的壓力長期處於增高狀態,如用力排便、劇烈咳嗽、嘔吐、頻繁腹瀉;排便習慣不良,坐便盆時間過長等,都可以促使直腸脫重。這種情況不妨打個比喻,袖口看作肛門,如果夾裡與裡子連接不牢,夾裡就容易從袖口脫出,脫肛的發生就是這個道理。

  脫肛的早期表現僅在排便時有一團紅色的又濕、又軟的腫塊在肛站口,便後腫塊很快架縮到肛門內。反復發作後,腫塊不能立即回縮,必須用手幫助把腫塊回復。由於經常脫重,粘膜受到磨擦刺激,粘液分泌增多,粘膜出現充血、水腫、出血、潰瘍,甚至壞死。

  那麼如何避免脫肛的發生呢?

  1、要使小兒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切忌坐便盆時間過長。

  2、有便秘小兒,平時應多喝水、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3、有咳嗽及反復腹瀉的病兒,積極治療原發病為主,以預防脫肛的發生。

  對經常脫肛不能自行回復的,必須去醫院進行治療。如果一般的保守治療仍然沒有效果,那就必須進行手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感冒反反復復 警惕是否哮喘發作

有兒科專家指出,年幼寶寶反復出現下呼吸道感染、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等症狀,但又沒有發燒,父母就要引起警惕,80%的兒童哮喘發作首次發病在3歲以下,特別是曾經得過濕疹、鼻炎的寶寶,又出現反復喘息,就要警惕哮

家長說這10句話 可有效培養孩子自信心

要培養孩子滿滿的自信並不難,你只需記住10句話——但是,這也許很難,因為它需要你的堅持,最終你會發現語言是有著神奇的魔法效力呢!  1、“我能看到你的好”  人與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