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腸向外翻而脫出肛門外,稱為肛管直腸脫重,簡稱脫肛。多發生在4歲以內的小兒,但1歲以內的嬰兒很少見到患此病,這個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可自行痊愈。
脫肛的原因有兩大類
1、先天因素:與上兒直腸的解剖特點有關,即小兒的先天性因素是盆腔組織結構發育未完善,支持直腸的周圍組織相通薄弱、固定不牢。
2、後天因素:為腹腔內的壓力長期處於增高狀態,如用力排便、劇烈咳嗽、嘔吐、頻繁腹瀉;排便習慣不良,坐便盆時間過長等,都可以促使直腸脫重。這種情況不妨打個比喻,袖口看作肛門,如果夾裡與裡子連接不牢,夾裡就容易從袖口脫出,脫肛的發生就是這個道理。
脫肛的早期表現僅在排便時有一團紅色的又濕、又軟的腫塊在肛站口,便後腫塊很快架縮到肛門內。反復發作後,腫塊不能立即回縮,必須用手幫助把腫塊回復。由於經常脫重,粘膜受到磨擦刺激,粘液分泌增多,粘膜出現充血、水腫、出血、潰瘍,甚至壞死。
那麼如何避免脫肛的發生呢?
1、要使小兒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切忌坐便盆時間過長。
2、有便秘小兒,平時應多喝水、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3、有咳嗽及反復腹瀉的病兒,積極治療原發病為主,以預防脫肛的發生。
對經常脫肛不能自行回復的,必須去醫院進行治療。如果一般的保守治療仍然沒有效果,那就必須進行手術。
![]() |
孩子外面特別膽小該怎麼辦
家長:很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外面特膽小,什麼都不敢做,總是跟在家長的身後,更別提讓孩子當著朋友面說話或是表演節目了。 教師:其實剛剛走出家門的孩子在公共場所流露出膽怯是很正常的,從熟悉的環境來到陌生的環境 |
![]() |
小孩感冒如何用藥
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咳嗽:2歲以下的嬰兒用艾暢,2歲以上用惠菲寧、芙必叮。 發熱頭痛:可使用美林或泰諾林等西藥退燒,也可使用小柴胡沖劑、羚羊角顆粒等中成藥。 病毒感染、咽部不適:口服藥物可選用魚腥草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