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神經科 >> 小兒腦癱 >> 小兒腦癱基本常識 >> 小兒腦癱4大表現

小兒腦癱4大表現

  在出生前到生後1個月的期間內,凡是可以導致非進行性腦缺陷或損傷,繼而引起中樞性運動障礙的因素都可視為小兒腦性癱瘓(簡稱腦癱)的危險因素。  腦癱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由於類型、受損部位的不同而表現各異,若同時存在兩種類型,則表現更為復雜,即使單一種類型,在不同年齡階段,表現也不一樣。雖然臨床表現錯綜復雜,但腦癱小兒一般都有以下四種表現。

  一、運動發育落後、主動運動減少

  運動發育落後表現在粗大運動和(或)精細運動兩方面。判斷運動發育是否落後的指標很多,每個動作在不同年(月)齡中表現又不一樣,但一些主要指標在臨床應用時應熟練掌握。正常小兒3個月時能抬頭;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兩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靜時能在眼前玩弄雙手;6~7個月時會獨自坐在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個月時會爬,爬時雙上肢或下肢交替向移動;1歲時能獨自站立;l歲~l歲半時能行走。腦癱小兒在上述年齡階段一般都不能達到正常小兒水平。

  腦癱小兒在新生兒時期常表現為動作減少,吸吮能力及覓食反應均差。正常3個月小兒仰臥位時常有踢腿、蹬踏樣動作,而且為交替的蹬踢。腦癱小兒踢蹬動作明顯減少,而且很少出現交替動作,正常4~5個月的小兒上肢活動很靈活,腦癱小兒上肢活動也減少。正常小兒在l歲以內尚未形成右利或左利,而痙攣型腦癱偏癱型則表現為經常只利用一只手持物或觸物,另一側手的活動減少,而且手常呈握拳狀。

  二、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是安靜狀態下肌肉的緊張度,通過被動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後肢體,了解其肌張力。小嬰兒可握住其前臂搖晃手,根據手的活動范圍了解上肢肌張力。測下肢肌張力還可握住小腿搖擺其足,根據足活動的范圍判斷其張力,張力低時搖晃手足時手足甩動的范圍大,張力高時活動范圍小。

  還可根據關節活動范圍大小來判斷,被動運動關節若活動范圍大,說明肌張力低,關節活動范圍小,活動受限說明肌張力高。了解上肢肩關節活動范圍可檢查"圍巾征",觀察肘關節與軀干正中線的關系,了解下肢肌張力可檢查外展角、胭窩角、足跟觸耳試驗及足背屈角。

  檢查肌張力時還可以通過"牽拉試驗"來了解,此項檢查容易掌握,握住小兒雙手,將其從仰臥位拉成坐位,觀察頭後垂的情況可了解頸背部肌肉張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兒童厭學心理的輔導和教育

厭學心理是對學習產生厭倦乃至厭惡,從而逃避的一種心態。調查表明,大多數孩子的厭學與他們是否聰明沒多大關系。厭學心理產生與發展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績,甚至會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  一、兒童厭學心理的原因  (

中藥洗劑治療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又稱奶癬。好發於1~2歲的嬰兒,皮損多先發於頭面部,為簇集散在的紅斑、丘疹,在頭皮、眉部可有黃色鱗屑和滋痂,常因過度搔抓、洗燙而致糜爛、流滋,甚則延及軀干、四肢,常反復發作,不易治愈。筆者采用中藥洗劑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