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神經科 >> 小兒高熱 >> 小兒高熱預防保健 >> 遇到寶寶發燒該怎樣對待

遇到寶寶發燒該怎樣對待

  父母必知:量體溫+退燒處理

  新生命報到,總帶給父母無比喜悅,但在“有子萬事足”背後,是一連串的忙碌與擔憂。剛出生的寶寶,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發育完成,體溫變化較成人明顯;寶寶一旦有體溫升高的情形,到底是非病理性發熱?還是染病發燒?常讓父母摸不著頭緒。醫師建議,正確量體溫,仔細觀察孩子活動力,面對“燙手山芋”,您可以不必慌張!

  許多兒童疾病,“發燒”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在小兒科醫師門診中,至少有80%以上兒童,是以發燒作為主訴。

  事實上,“發燒”是兒童生理的一種“征兆”反應,不是所有疾病都會造成小兒發燒;同樣地,當孩子體溫超出正常標准時,也不一定是因病所致。台安醫院婦幼衛教組護理師陳玉梅指出,由於新生兒位於大腦下視丘中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加上嬰兒的新陳代謝較成人旺盛,制造身體熱能的作用很強,所以小孩體溫,普遍會比成年人還來的高。

  誤調“恆溫裝置”小兒體溫直飙

  專家指出,控制人類體溫的調節中樞,位於腦部的下視丘,在正常狀態下,體溫多被控制在一穩定、合理范圍內。影響人體產熱與散熱的因素很多,舉凡環境溫度、情緒、壓力、飲食、穿著、運動、疾病等,都會影響人體正常體溫調節。

  專家表示,人體為了使體內細胞維持正常運作,會自動透過位在腦部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把體溫設定在正常、合理且固定的范圍內。之所以會引起發燒現象,是因為當病毒或細菌入侵人體時,會釋放出一些介質與毒素改變大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使大腦的體溫調節中樞產生溫度誤判。而寶寶正常體溫應該是37度才對,但當人體類似“恆溫裝置”的體溫調節中樞失調,會使大腦誤以為39度或更高的體溫才是正常的。專家進一步解釋,因疾病所引起的發燒機轉,是先由細菌或病毒入侵人體,產生某些誘發體溫變化的介質,而後經由血液循環,到達大腦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使其重新設定基礎溫度基准。當人體的正常體溫設定值,受細菌、病毒等病理性因素影響,改變原先標准;大腦還會將訊息傳導至肌肉與皮膚,使其人體藉由發抖、血管收縮、打寒顫等生理反應,表達發燒症狀。

  專家強調,小孩子不是只要生病,就一定會發燒,“即使不發燒,也有可能得到嚴重的疾病”。另外,發燒的溫度越高,也不代表就病的越嚴重,發燒只是許多疾病過程中的衍生現象,是一種自我保護效應,並不代表疾病的嚴重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新爸媽自測嬰兒的聽力

母親既是嬰幼兒的第一位啟蒙教師,也是第一位保育員。孩子有什麼特殊,總是由母親首先發現。可是聽力障礙的孩子,常常不太哭鬧,新爸媽會誤以為是孩子的乖巧聽話,所以常常很難發現。  首先讓孩子熟悉母親的聲音,然後由母親

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小兒便秘

小兒便秘是困擾大家的疾病,很多的家長朋友對於小兒便秘並不了解,什麼是小兒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哪些?便秘指的是在自然排便少於每周三次或大便干結,或大便雖不干而排出困難的情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正常情況下,排便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