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神經科 >> 多動症 >> 多動症診斷治療 >> 多動症兒的發現和治療

多動症兒的發現和治療

    多動症是兒童常見的心理行為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注意障礙、活動過多、行為異常和學習困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影響很大。研究發現,在孩子發育時期,如果神經末梢缺乏某些傳遞信息的物質,就會導致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當神經系統同時接受多種不同刺激時,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和反應,孩子就會出現注意力渙散和無目的性地不停變換動作等多動症症狀。
  人的注意力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注意(有意注意),即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意志,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另一種為被動注意(無意注意),是由於客觀事物吸引了觀察者的注意力,他可以隨意地、無需毅力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事物上。多動症患兒的注意障礙主要是主動注意能力減弱和被動注意能力相對亢進,這就是他們學習時無法集中精力,而看電視、玩游戲機時會目不轉睛的主要原因。
    然而並非如"多動症"的名字那樣,所有患兒都有活動過多的症狀。除了"多動為主型"的患兒以活動過多為主要症狀外,多動症還有以注意力渙散、"見異思遷"為主要表現的"注意分散為主型",以及兩者症狀兼有的"混合型"。
    一般地說,6歲左右孩子的神經系統已初步具備自制能力,至少可以獨自靜坐20分鐘。但有的孩子思想容易開小差,一堂課中能認真聽講的時間只有10分鐘甚至更短,看似安靜地坐在那裡,其實滿腦都在想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所以,有些孩子會出現答非所問的情況,做作業時大部分注意力都在關心周圍的動靜,作業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這就是"不多動的多動症"。
    想要讓孩子"安分守己",不再"多動",除了接受專科醫生的治療外,家庭中的心理、行為矯治尤為重要。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不是頑皮搗蛋,也不是故意拖延完成作業的時間,而是主動注意力薄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對孩子不能以打罵、體罰的方式教育。家長還應經常和老師保持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耐心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督促其改正,對於孩子的優點也要及時予以表揚。
  這樣的"注意分散型多動症",還可采取一些干預措施,在盡量避免外界干擾的環境中,家長和孩子一起看書、學習,並堅持每天進行訓練。經過1個月左右的訓練,孩子就會養成習慣,然後逐漸延長每天的學習時間。經過二三年的嚴格訓練,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會有明顯提高。
    該訓練對於二三歲的孩子效果尤佳,家長可以和他一起講故事、做游戲、唱兒歌、畫畫等,很容易讓他養成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得到加強,能夠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和正常孩子一樣學習、生活。因此,家長只有及早發現孩子的異常舉動,才能獲得良好的干預效果。如果情況控制不佳,要盡快去院就診.必要時還需藥物治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感冒發熱一定要用抗生素嗎

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其突出的症狀是發熱,而且常為高熱,甚至出現高熱抽風。由於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一般來說不宜應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主要對細菌感染起作用,對病毒感染無效,既不能縮短小兒感冒的病程,也不能

切忌讓嬰兒接觸可怕的聲音和東西

    如果那東西有危險性的話,家長也不該老是對孩子強調危險。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其他東西上去更好。    一周歲的小孩怕陌生人的物件突然移動或發出大的響聲,例如:摺過的照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