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內分泌科 >> 兒童糖尿病 >> 兒童糖尿病預防保健 >> 兒童糖尿病發病率將大增 低齡化令人擔憂

兒童糖尿病發病率將大增 低齡化令人擔憂

    本報訊 (記者任珊珊、雷坤 通訊員肖力、 王娟)今天是首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糖尿病和兒童、青少年”。昨天,記者從廣東省衛生廳、省醫學會聯合舉辦的“聯合國糖尿病日專家訪談會”獲悉,廣州市肥胖和超重兒童、青少年的比例約占總人群的20%左右。
 
        拜肥胖所“賜”,以往只在成年人中高發的Ⅱ型糖尿病如今也頻頻襲擊兒童、青少年。

    目前,Ⅱ型糖尿病在患兒中所占比例從10多年前的不足2%,迅速攀升至目前的60%左右,並有繼續增長的趨勢,但家長、學校乃至社會各界對此並不了解,甚至有家長驚呼“我兒子怎麼可能得了‘老年病’”!

    學生肥胖率20年增加3.5倍

    廣東省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副主委蔡德鴻教授指出,由於適合兒童的治療藥物有限且受制於孩子成長發育的需要,兒童Ⅱ型糖尿病的治療難度比成人患者要大,但預防對控制該病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對於“小胖墩”變成糖尿病患兒的風險,社會各界應予以足夠重視,以免孩子步入中青年時病情已積重難返。

    廣州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杜琳指出,廣州多年來一直對學生體質狀況進行監測。從2005年最近的一次調查來看,廣州城區學生超重和肥胖的檢出率20年間一直在上升,2005年為17.3%,比1985年增加了3.5倍,其中“小胖子”增長最快是在1995年到2000年之間,5年間增加了120%。

    兒童糖尿病發病率將大增

    隨著兒童超重和肥胖的增加,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發病率逐步上升。國際糖尿病聯盟預計未來15年內,全球兒童Ⅱ型糖尿病發病率將增長超過50%。

    “每年暑假來減肥的孩子中,Ⅱ型糖尿病患兒非常多。”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副主委、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翁建平教授感慨,發病年齡的“幼齡化”令人擔憂。

    最近,一名13歲的女孩被診斷為Ⅱ型糖尿病,“過去在50歲以上人群中才會出現這種病啊!”我國兒童和青少年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正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

    超重與肥胖是兒童和青少年發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去年至今,中山三院內分泌科、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對廣州中小學生進行兒童、青少年糖尿病以及代謝綜合征調查,現已完成對14所中小學的抽血調查。 “在受訪的400多名五年級至初三的學生中,肥胖兒、體重超重兒占20%。”

    研究已顯示,一半以上的肥胖兒童和青少年成年後仍然持續肥胖,因而比非肥胖同齡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更高。

    如何防治糖尿病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節省費用又具可行性的干預措施包括:

    適當的血糖控制。Ⅰ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島素;Ⅱ型糖尿病患者可采用口服藥物治療,但也可能需要注射胰島素;血壓控制;足部護理。

    達到和保持健康的體重。

    鍛煉身體。經常定期進行至少30分鐘強度適中的活動。必須多活動以控制體重。

    幾類青少年易患糖尿病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嚴勵表示,一些青少年人群的Ⅱ型糖尿病發病率相對較高。如,如果父母出現糖尿病則青少年出現糖尿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小孩體重突然增加然後又突然變瘦的;容易口干、容易尿床的青少年;本身有“黑棘皮病”的青少年;多囊卵巢到了年紀不來月經的青少年等。這些人群如出現異常的情況最好能夠及早進行檢測。

    穗糖尿病患病率十年增加1.75倍

    本報訊 (記者雷坤、黎蘅、塗端玉 通訊員林英、王保、李紹斌、王薇、高三德、王娟)從今年開始,“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為“聯合國糖尿病日”。記者從廣州市疾控中心獲悉,近年來通過對廣州6505位居民的調查顯示,廣州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7.4%,高於全國患病率1.12倍,比1997年增加了1.75倍!

    醫院、社區糖尿病門診一熱一冷

    此外,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市內幾乎所有三甲大醫院的糖尿病專科門診量均位居全院門診量的前三位,在一些中老年居民比較集中的老城區,糖尿病的門診量更高居全院第一。

    每天的開診時間,各大醫院內分泌科的門口總能看見長長的候診隊伍。“10年前,內分泌科(多數糖尿病門診設在內分泌科)還是個小科,可現在,我們每個醫生平均一天要看四五十個病號。”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萬根告訴記者:“我們每月的門診量大概有5500人次,當中60%~70%是糖尿病人,在全院排第二。”

    與大醫院糖尿病門診的人滿為患相比,社區醫院的糖尿病門診要清閒得多。據了解,目前廣州已經有不少社區醫療機構被納入了醫保,糖尿病人在社區看病、開藥都能獲得醫保相應的報銷,而且藥物更便宜。但由於不少人認為“重病就得看大醫院”等原因,很多人得了糖尿病還是捨棄社區醫院奔向大醫院。

    單位體檢光測空腹血糖易漏診

    “單位每年體檢查血糖,我都是正常的呀,為什麼現在卻說我得了糖尿病呢?”記者昨日在廣醫二院的內分泌科聽到一位男患者不解地問醫生。專家指出,這是因為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前期沒有任何症狀,即使空腹血糖的檢查也顯示是正常的。大約有50%~60%的病人是在出現了典型症狀後才被發現有糖尿病。而正是由於大多數糖尿病人都難以早期發現,廣東近年來由糖尿病引發的腎病、尿毒症也在明顯增加。

    廣醫二院內分泌科李萬根主任提醒,中老年人、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生育過巨大兒等均屬於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最好在檢測空腹血糖的基礎上再增加餐後血糖的檢測,以便及早發現糖尿病。

        新生兒也患糖尿病

    據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糖尿病常被認為是成年人的“專利”,實際上,兒童甚至新生兒也會患糖尿病。為此,今年11月14日聯合國確立的首個糖尿病日主題被定為“糖尿病與兒童青少年”,旨在提醒人們關注糖尿病對兒童青少年健康的影響。

    兒童所患糖尿病多以1型為主,主要由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致使葡萄糖、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而造成,其主要特征是長期高血糖。雖然1型糖尿病會伴隨患者一生,但專家指出,如果進行系統有效的治療,控制好血糖,延緩並發症的發生,糖尿病患兒完全可以像正常兒童一樣長大成才,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壽命也和正常人沒有差異。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國際體育界,有一些1型糖尿病患者跻身優秀運動員之列。例如,加拿大賽艇運動員克裡斯·賈維斯就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他將代表加拿大隊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威廉·坦博雷恩指出,在20世紀80年代,兒童糖尿病還是令人恐懼的疾病,但隨著對1型糖尿病認識的加深和胰島素泵等先進技術的出現,1型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療效果顯著改善。

[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得了感冒該怎麼樣進行護理

    小兒感冒是一種多發的兒科疾病,患病後孩子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的情況,在生活中我們應當小心謹慎的應對,當孩子發生感冒以後,家長一定要特別的注意護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該病的護理工

小兒便秘容易與哪些症狀混淆

小兒便秘的症狀是什麼?為什麼會引起小兒便秘?家長朋友是否了解那,小兒便秘容易與哪些症狀混淆?小兒便秘有哪些症狀呢?如何鑒別孩子患有小兒便秘呢?我們一起跟隨專家來了解一下小兒便秘的症狀:  小兒便秘的鑒別診斷: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