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由感受風邪引起,好發於冬春二季,風邪多兼挾寒、熱、暑、濕諸邪為病。為風寒、風熱、暑熱、暑濕諸感冒。若病情較重,具有傳染性的,稱“時行感冒(流行性感冒)”,西醫認為本病系感染病毒所致。
小編推薦:讓寶寶吃藥的十三種“錦囊妙計”
風寒感冒症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鼻流清涕,噴嚏喉癢,咳嗽痰白,肢體酸痛,口不渴,咽不紅。治宜辛溫解表。
一處方:蔥白頭適量。用法:將蔥白頭搗爛擠汁,塗抹鼻唇間,可使鼻通。或將蔥白搗爛,用開水沖後,趁熱熏口鼻。
二處方:青蔥適量。用法:將青蔥管劃破,貼小兒鼻梁上,每日3次,每次2小時。
三處方:大天南星1枚,生姜適量。用法:將天南星研末,用生姜汁調成膏敷貼小兒囟門即愈。
四處方:草烏、皂角、生姜各適量。用法:將草烏和皂角研末,用生姜汁調成膏敷貼小兒囟門(位於頭部頂顛前,嬰兒額骨與左右頂骨未閉時有個凹陷,可觸及動脈搏動之處)。以上4方均適用於新生兒或嬰兒傷風鼻塞或鼻塞流涕。
五處方:粳米30克,蔥白3~5根,白糖適量。用法:煮粳米粥,將熟入蔥白,再煮數沸,加白糖,熱服後可出微汗。
六處方:葛根9克,白芷4.5克,辛夷6克。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
![]() |
警惕寶寶生活中的意外傷害
■提手抓腳與旋轉。 有時成人想試一下孩子的重量,於是用雙手夾住孩子的頭頸部或抓住雙手向上提離地面。這樣很容易造成頸椎損傷或肩關節、肘關節脫位。 剛學站立的嬰幼兒,成人最喜歡逗他們。用手掌抓住(或托起)他們的 |
![]() |
如何識別小兒高熱?
腋溫超過37.4℃,且一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 低熱,指腋溫為37.5℃~38℃、中度熱38.1~39℃、高熱39.1~40℃、超高熱則為41℃以上。發熱時間超過兩周為長期發熱。 如果處理不當,會導致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