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氣溫下降,正是流感蠢蠢欲動的流行高峰季節,甚至可以延續到明年3月。近來因為流感到診所求診的人數持續上升,流感和一般呼吸道感染不同,除了會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咳嗽、頭痛、流鼻水外,更會出現高燒和肌肉酸痛等病症。如果家中幼童出現流感的症狀,父母需要講慎以對,但是,也要用對方法,才能有效緩解不適。
小兒科黃立心醫師提醒父母,由於孩童對於冷熱的反應較大,如果只是保溫不當,身體也很容易引起高溫。萬一出現發燒現象,先不用著急,除了觀察是否48小時高燒不退,或是否有咳嗽、頭痛、流鼻水等症狀外,觀察期間可先使用退熱貼片等物理性退燒方式,減緩發熱狀況、舒緩不適。
人類是恆溫動物,必須將體溫保持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這樣才能維持體內各種生理化學反應的正常運作。當體溫低於體溫調節中樞所設定的體溫時,“產熱反應”就會開始作用,使身體產生高溫。此時,關心孩童高溫狀況的父母,將體溫過高誤判為發燒,擔心孩子的腦袋燒壞,就馬上使用退燒藥,或是緊急就診用藥,反而會對孩童身體造成重大負擔。
黃立心醫師建議,可從孩童的幾項指標來觀察是否真的發燒:
1、食欲:食欲是否不振。
2、活動力:活動力是否比正常體溫時的活動力低。
3、精神狀態:是否精神萎靡、意識不清、抽搐現象。
4、持續高燒:是否發燒持續超過48小時,且體溫度都超過38.5度。
5、其它症狀:是否有出現其它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症狀。
如果確認真的是發燒,也可以配合安全物理降溫法舒緩不適:
1、減少衣服穿著或蓋被,以寬鬆為原則幫助散熱。
2、使用溫水澡或溫水沾毛巾擦拭全身。
3、多補充水分,讓發燒的孩子排汗、排尿。
4、使用退熱貼片,幫助散熱。
黃立心醫師呼吁,父母在面臨流感高峰期來臨前,一定要建立起正確的觀念,發燒只是流感的一個「症狀」,並多伴隨著其它如咳嗽、頭痛、流鼻水等症狀。然而發燒對正常孩童而言,並不會有什麽影響或危險,主要因為流感病毒、細菌所引起的併發症,才是父母應該留意之處。故除了就醫確認孩童的病因外,也可搭配一些物理性的降溫方式,如使用退熱貼片、溫毛巾濕敷等,都可以減緩孩童因發燒,所引起的不適感。
![]() |
BB穿衣有講究 六種著裝不能穿
1、不能穿開裆褲 穿開裆褲的孩子,很容不得易碰破或磨傷皮膚。地上的細菌及寄生蟲卵很可能從孩子的肛門、尿道及傷口侵入體內,從而使孩子患上蛔蟲病、鉤蟲病或蛲蟲病等,危害孩子的健康。如果女孩子穿開裆褲,還很容易引起 |
![]() |
孩子感冒發熱如何處理
感冒發熱有利也有弊,應根據患者體溫高低和身體素質狀況加以處理。 青壯年患者,當身體一般狀況較好時,體溫處於38.5℃~39℃時,可予以物理降溫,當體溫超過39℃時,可考慮行藥物降溫。 老年患者及嬰幼兒、心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