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春季和氣候驟變時發病較多。我國調查表明,在兒科門診醫療中,小兒肺炎居首位。在住院病兒中,小兒肺炎占28%~56%。在農村嬰幼兒中,肺炎的發病率高達78%。
根據所引起的原因不同,肺炎可分為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吸入性肺炎以及真菌性肺炎等多種類型。依據病理變化,可分為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和間質性肺炎等種類。3歲以上的小兒,多見於大葉性肺炎,病變多限於一個肺葉或一個節段。3歲以下的嬰幼兒多為支氣管肺炎,其發病率更高,故又常稱“嬰幼兒肺炎”。由於嬰幼兒呼吸道較短而又狹窄,免疫功能發育不完善,呼吸道防御抗病能力弱,受寒或上呼吸道感染後常易引起此病。有慢性支氣管炎、營養不良、佝偻病或患有麻疹、百日咳、流感等急性傳染病的小孩,更容易得肺炎。
小兒患肺炎後,主要表現為起病急、發高燒,體溫一般在39~40℃,同時伴有咳嗽、畏寒、哭鬧、煩躁等症狀,繼而出現氣急、鼻翼扇動、心跳加快、面色蒼白,甚至出現口唇發绀等症狀。新生兒則常表現為吸吮能力差、嗆奶、口吐泡沫,高燒、呼吸快而淺,唇周青紫、皮膚發青、四肢發涼,體溫可不升高,甚至過低,而且年齡越小,體質越差,病情越重;重型肺炎還可出現煩躁不安、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甚至昏迷驚厥、抽搐休克等症狀。若不及時搶救治療,常因呼吸、循環衰竭而引起死亡。但即使是重型肺炎,只要采取有效措施,還是可以治愈的。
1.要注意加強小兒身體鍛煉,平時可多做日光浴,堅持戶外體育活動,常曬太陽,吸收新鮮空氣,增強小兒對寒冷的抗御能力和抗病能力。
2.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過冷或過熱,以防受寒感冒。
3.加強幼兒保健,注意飲食營養衛生,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發現小兒營養不良、佝偻病、麻疹、百日咳等疾病,要針對病因,及時做好治療和預防工作。
早期隔離治療。萬一小孩患有肺炎,父母也不必過於驚慌,應及時護送到醫院診治。目前,臨床上應用青霉素、鏈霉素、頭孢菌素類等抗生素,對治療小兒肺炎都有顯著療效。
![]() |
孩子公共場合無理取鬧?這樣管教,做個優雅媽媽!
媽媽們最頭疼的就是孩子在公共場合無理取鬧了。孩子又哭又鬧,路人指指點點,讓媽媽又尴尬又煩躁,恨不得揪住孩子一頓教訓。一場風波下來,媽媽又生氣又暴躁,大失淑女風范。 那麼,怎麼樣才能做一個輕松管教孩子的優雅媽媽 |
![]() |
小兒發熱伴咳喘是感冒嗎
發熱伴咳喘是小兒比較常見的臨床症狀,主要見於呼吸系統疾病,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以及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毛細支氣管炎多發生於嬰兒,特別是6個月以內的嬰兒多見。發熱一般不太高,多表現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