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飲食保健 >> 食物可調整孩子的性格

食物可調整孩子的性格

  愛哭鬧,任性,脾氣暴躁

  對於這類孩子,父母要格外留意他們是否缺乏了富含鈣鎂的食物。由於鈣有助於神經刺激的傳導,缺乏鈣,令孩子的神經無法松弛下來,造成精神緊張,脾氣暴躁。同樣,缺乏鎂會干擾神經活動傳導,引發暴躁和緊張。父母在膳食中可增加牛奶、豆制品、海帶、小魚干、泥鳅、香蕉、蘋果與堅果和深色綠葉蔬菜。

  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缺乏維生素B和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人工色素和食品添加劑都要負上責任。含鉛、鋁高的食物有相當的影響。因為重金屬一旦存留體內就很難排除,最重要是影響孩子腦部的化學結構,繼而出現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這時應避免吃含水楊酸鹽類較多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橘子和杏子等。建議增加維生素B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髒、酵母、糙米和其他粗糧與含鋅豐富的食物,如:海魚、貝類,還有芝麻、牛肉、海藻、泥鳅等。

食物可調整孩子的性格

  懶惰,憂郁,膽小怕事

  在我們人體內具有調節情緒功能的腦部化學物質叫做“神經傳導素”,某些神經傳導素不平衡時,會導致各種心理狀況。

  孩子體內的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較低,其神經傳導素的速率或思想的敏捷度就會變低,做事就變得膽怯,缺乏自信,甚至會自閉。營養學家相信富含蛋白質的食品能提高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促進劑的產生,同時全谷食品也能提高血清素,所以多給孩子補充含豐富蛋白質的奶類、豆制品、魚類、禽類,尤其是紅肉類(牛肉、羊肉)。如果孩子貧血,也會造成懶惰,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血、動物肝髒和木耳、雞蛋也能調整這一狀況。

  世界上沒有壞孩子,只有不好的膳食。要想改正孩子身上不良性格,正確選擇食物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愛討價還價都是家長惹的禍

晚上,女兒在看電視,我喊女兒吃飯,她卻跟我說:“如果你不讓我看電視,我就不吃飯!”  我大吃一驚。立馬怒了,訓斥道:“快過來吃飯,談什麼條件!”  她立即變了強調

寶寶常常腹瀉可能會影響發育

聽到小寶寶又在哭鬧,媽媽趕緊來到小朋友身邊,細心檢查後,發現寶寶又拉肚子了,這已是今天第十次拉肚子,而且大便呈現“蛋花湯”的樣子,真是讓媽媽手足無措!可能媽媽還不知腹瀉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