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是怎麼回事?在游樂場的時候,他竟然動手打別的孩子。但是在家裡他還是挺乖的。難道是我們做父母的失職?”經常會有父母帶著類似的擔憂來找我。我寬慰他們,向他們解釋,所有的幼兒都會用身體行為來發洩心中的憤怒,這是因為他們剛脫離嬰兒期,發育不完全,用語言表達情緒的能力有限。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目標是教導他們借助語言而非肢體表達情感。
以下是可以幫助你的孩子實現這一重要目標的有效方法。
教導孩子用語言表達情感。孩子不會進行自我心理解讀,內心有一股強烈的感覺,但是他們意識不到這是某種情感。當我們幫助年幼的孩子對不同情感標注定義時,比如“你很生氣”或者“你很傷心”,那我們就做到了讓他們確定自己的感覺,並開始了解自己的心路歷程。
幫助孩子將情緒和特定狀況相關聯。談論情感反應的原因可以進一步幫助孩子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譬如,“那個男孩不讓你蕩秋千,你生氣了。“類似的情形再度發生時,你的孩子將學會自行完成情緒關聯,並做出更為積極的反應。
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情感。看到孩子想要發火,你可以對他說:“(把你的感受)說出來吧。”這是幼兒園老師幫助小朋友獲得情緒發展最常用的一句話。
教孩子一個特定的詞或句子。僅僅告訴孩子使用語言是不夠的,他們還是會無所適從。但是如果把一些特定的積極的詞或句子教給他們,那你就做到了授之以漁。譬如,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生氣了。當你有這樣的感覺時,你可以說‘我生氣了’。”
要有耐心。要讓孩子停下來是件困難的事。對幼兒而言,動武的沖動比理解父母的限制要來得迅猛得多。即便是成人,即便明知最好的辦法是說出感受,我們還是會摔門而出。只有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才會慢慢懂得解決問題的最有效辦法是通過語言。
限制攻擊性行為。孩子將據此對自己的行為做出選擇。如果你知道孩子扔玩具的原因,你可以告訴他:“媽媽(爸爸)不讓你再吃餅干你很生氣,所以你亂丟玩具。但是生氣時,亂扔東西是不對的。你應該說出來,比如‘我生氣了’,媽媽(爸爸)會幫助你的。”
![]() |
讓寶寶順暢便便五妙法
1、食物選擇多樣化 選擇多種食物且交替食用,因為不同的食物能增加腸胃的刺激,不但可以減少便秘的發生,也是健康攝取均衡飲食的基本要件。 2、改善寶寶的飲食習慣 多補充蔬菜水果與足夠的水分,別忘了攝取足夠的纖 |
![]() |
孩子面色不好,應該注意什麼?
一、臨床表現: 體重不增,逐漸消瘦,病久皮膚干燥、蒼白,煩燥不安,肌肉松馳,身高也低於正常。 Ⅰ度營養不良:精神狀態正常。體重低於正常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為0.8厘米-0.4厘米,皮膚干燥,身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