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不要親吻孩子”的網帖在微信朋友圈中瘋傳不少家長看後都表示“心慌慌”。
據說江浙滬有好多寶寶都患上了這個病!有的小區10個小孩中招,溫州五月份僅兩家醫院就確診5500多例!其實這說的是疱疹性咽峽炎。
從廣州各大醫院了解到,今年疱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發病高峰比往年更集中,兩者占醫院門診量3成!應提高警惕,注意預防,如果大人有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應避免親吻孩子。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通兒科副主任李冰肖稱,近期她接診中10個患者裡5個是疱疹性咽峽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李增清醫師則表示,今年這兩種病的流行高峰非常明顯,往年的流行高峰沒有這麼集中,大概占兒科門診量的5%到10%,而最近這半月來,這兩種病的病人占到了30%,其中7成是疱疹性咽峽炎。
“疱疹性咽峽炎在臨床上與手足口病發病症狀相似,因此有可能出現誤診的情況”,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李增清醫師介紹,兩種病都有發熱、咽痛、口腔疱疹、潰瘍等症狀,但病理卻不一樣。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由腸胃病毒引起的兒童傳染病,傳染性極強。疱疹性咽峽炎則由於由柯薩奇病毒不同的亞型引起,所以臨床表現差別很大,有的很重,有的很輕。但二者都是病毒感染,屬於自限性疾病,常不需特殊治療,一般不建議使用抗生素。
家長溜娃需謹慎
小區花園玩耍,卻被感染上了手足口,近日,家住白雲區雲山詩意有業主反映,自己1歲多大的女兒在小區中了招,同時小區內還陸續傳出有其他孩子同樣患病。醫生提醒,由於最近天氣多變,病毒性疱疹和手足口大面積爆發,容易交叉感染,家長務必特別注意。
家長L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女兒近段時間除了在小區花園裡玩耍之外,並沒有外出過。本來上周六午睡後還精精神神的,孰知突然發生嘔吐,晚上開始高燒,期間用藥、物理降溫,病情一直反復,鬧人。家長懷疑不是普通感冒發燒,便立即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確診患上手足口。在女兒患病期間,L女士在醫院裡都撞見了好幾個小區裡的孩子,“認識的有5個,其中3個是疱疹,2個是手足口,感覺娃娃們都快組團上醫院集合了。”
後來家長們回到社區了解,才知道原來是小區裡有個孩子剛得完手足口,正在康復階段,由於沒有自我隔離,交叉傳染給了其他孩子。
接下來幾天,L女士的女兒開始喉嚨、嘴唇裡外全都是長滿了類似潰瘍的爛泡,直到後來身上發出紅點,慢慢恢復了精神,進入康復期。
“避免和病源娃接觸是最關鍵的。”近日來,L女士帶娃出門透氣,但凡遇到靠近過來的孩子立刻阻止,“告知對方娃生病康復中,是個傳染源,等徹底好了再一起玩。”L女士說,我們無法規范別人,只能先自己自覺一點,別禍害別的寶寶。
疱疹性咽頰炎
和手足口病是“表兄”
手足口病是法定傳染病,如果幼兒園或學校有集體發病,常常會關閉班級或者整個幼兒園,所以家長對它了解越來越多;對疱疹性咽頰炎,就有些陌生了。
“疱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類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造成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兒科的程海英副主任醫師說,柯薩奇病毒是導致這兩種病的主要病原,不過少數手足口病是EV71病毒導致症狀比較嚴重。
同一類病毒引起,兩個病症狀也有些相似,都會在口腔裡看到疱疹潰瘍。
這種病毒來得快,一來就會發高燒,第二天嘴巴裡就出疹子。不過,程醫生說,有些抵抗力好的孩子,也可能不發燒。年齡小的寶寶,如果出現拒食拒水,口水增多的現象,要留心,可以拿手電筒照一下,看看口腔黏膜光不光滑,有些孩子可以看到明顯的小水泡,紅紅的,亮晶晶的水泡。
自愈性疾病不需特殊治療
護理重點是預防感染
和手足口病一樣,疱疹性咽頰炎也是一種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就像普通感冒一樣,所以家長不用太緊張。
“疱疹性咽頰炎,關鍵看護理,護理做得好,一般2~3天體溫就下來了,一周左右就好了。”程醫生說,但是如果繼發感染,或者出現其他並發症,病程也會延長。
疱疹性咽頰炎早期表現是發燒,但剛發燒的時候還不能判斷是不是疱疹性咽頰炎,只有3~24小時以後嗓子紅了,起疱了才能確診。
所以建議家長,開始出現發燒症狀的24小時盡可能自己護理,體溫超過39℃以上,吃點退燒藥;2~3天高燒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狀態不好,再到醫院來。
“孩子燒退了之後,就進入最難受的‘潰瘍期’,口腔裡有創面,吃東西又痛,最重要的護理就是預防感染。”程醫生說,這個時候,要鼓勵孩子多喝涼水,涼水有鎮痛作用,還能把創面沖刷干淨,也可以給孩子喝鮮搾果汁;雖然孩子嘴巴痛,但是還要鼓勵他多進食,選擇有營養、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食物,比如牛奶,蛋羹,肉末等等。
這段時間,已經進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頰炎的高發期,這兩種病目前都沒有疫苗,孩子去年得過,今年也可能再得,所以預防很要緊。預防這兩個疾病,最重要的措施是勤洗手,預防病從口入,同時保證室內通風,少去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小貼士:具有以下特征應及時就醫
1、持續高燒不退;
2、出現四肢末端發涼、發紫、皮膚花紋等;
3、呼吸、心率增快、節律不齊;
4、精神差、面色蒼白、反應淡漠、煩躁不安、嘔吐、肢體抖動、抽搐等。
精彩推薦 預防| 如何有效預防手足口病 症狀| 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狀 治療| 寶寶手足口病不發燒要住院嗎 護理| 得了手足口病飲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 飲食|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點擊查看更多手足口病精彩內容
![]() |
寶寶補鈣品應選擇淡奶味
不要選口味太酸太甜的鈣劑。在寶寶出生後第一個出現的味道通常是母乳,奶味是最適合他們的味道,所以,淡奶味是媽媽的首選,不但讓寶貝感受到了媽咪的味道,而且不會對味蕾產生刺激,因此令寶貝更健康。 1.鈣劑要選擇淡奶 |
![]() |
警惕:常開加濕器 5歲女童患肺炎
常開加濕器兒童易得肺炎 昨天下午,市民宋女士帶著5歲的女兒來到醫院,女兒被診斷為“加濕器肺炎”。“最近空氣太干燥,我們就買了一個加濕器放在她床頭,沒想到一周過去,孩子漸漸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