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助學達人性侵女童 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助學達人性侵女童 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這些女童都是在根本沒有意識和准備的前提下,被性侵的。”女性學者、南寧市苗圃行動華光女子高中前校長劉光華在跟記者交流這起案件時認為,山區女童性教育的缺失,是導致她們屢屢被王傑侵犯得手的主因。

  根據所曝光的圖片,王傑一共性侵了5位女童,並且對此還非常自豪,頻頻與友人吹捧!他坦然首先要“搞定”班長,然後再慢慢將其她人性侵。

  女童為何會這麼容易被性侵呢?被性侵的女童都來自農村偏遠地區,在她們的概念裡,資助者都是好人,好人是不會做壞事的。當記者問起這些受害女童的家長,該如何處理類似情況時,他們表示自己都沒讀過幾年書,根本沒辦法教育孩子。這些弱勢家庭不能教給孩子的這一課,我們的學校教育能否補上呢?

  但遺憾的是,目前農村小學普遍開設了安全教育方面的課程,還配有專門的教材,卻沒有性知識教育的要求。如果大山裡的孩子,能把語文數學考出高分,卻不知道自己的身體任何人都無權撫摸或傷害;不知道要避免單獨和異性在家裡或是寧靜、封閉的環境中會面,尤其是到其家裡去;不知道受到了性侵害,要盡快告訴家長或報警,切不可害羞、膽怯延誤時間喪失證據,讓疑犯逍遙法外等基本常識,那才是我們教育的悲哀。所以,中小學有必要增加兒童自我保護教育方面的教學內容。

  我們不能因為教育的缺失,而致使類似的悲劇一再上演。在王傑案例中,這些保留著傳統觀念的山區女孩,面對王傑的獸行,絕大部分受侵犯的孩子都選擇了沉默,這不僅鼓勵了王傑將實施侵害的范圍越擴越大,還給案件偵查工作帶來困難。

  所以說,教育是最好的保護,我們無法杜絕壞人的出現,卻可以幫助孩子警覺身邊的壞人,最大限度地保護好自己。

 助學達人性侵女童 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延伸: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1、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安全的權利。教育兒童人人有若干權利,如呼吸權。這種權利任何人不能剝奪。告訴兒童,任何人也無權剝奪兒童的安全權。安全重於一切。

  2、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保護自己身體的權利。兒童應當知道身體屬於自己,身體的某些部分應被衣服所覆蓋,不許別人看,不許觸摸。兒童有拒絕親吻、觸摸的權利。

  3、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生命第一的權利。告訴兒童在遇到暴徒時有權獲得朋友的幫助或堅決拒絕暴徒的要求。許多暴徒表面凶狠,內心卻很膽怯。所以許多兒童齊心協力,一齊高喊:“滾蛋!”這通常能把壞人嚇跑。萬一遇到真正的身體威脅,兒童身小力薄,一般只能向壞人屈服。有時,孩子們會擔心被壞人搶去財產回家挨打受罵。例如有的小孩會想:如果壞人搶了我的自行車,父母准會打死我。應告訴孩子,他們的身體安全比自行車更重要得多。

  4、小秘密要告訴媽媽

  向父母講真話的權利。向孩子保證,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講明真情,父母都不會怪罪的,而且會盡力幫助孩子。當兒童向大人說實話時,他們應被充分信任。大人應當馬上信任兒童並及時幫助他們。例如,在性騷擾事件中,如果兒童向大人訴說,而未得到信任,這種騷擾會經年累月持續下去。

  5、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拒絕毒品與危險品的權利。有權不聽陌生人的話,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有權對毒品、煙酒堅決說不。

  6、不與陌生人說話

  與陌生人不打交道的權利。孩子有權不和陌生人說話。當陌生人與孩子說話時,孩子可以假裝沒聽見,馬上跑開。生人敲門可以不回答,不開門。告訴孩子,對陌生人不理睬是對的,小孩沒有能力幫助陌生人。大人絕對不會認為這是不禮貌的。

  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

  緊急避險的權利。為了保護自己,兒童有權打破所有規章與禁令。告訴孩子,在緊急之中,他們有權大叫、大鬧、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壞家具。司馬光打破缸就是典型事例。

  8、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

  果斷逃生的權利。遇到壞人、地震、大火,孩子應當果斷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揮。

  9、不保守壞人的秘密

  面對侵害不遵守諾言的權利。告訴兒童,即使他曾發誓不告訴別人,但遇到壞人欺負一定要告訴家長,這些秘密千萬不要埋藏在心裡。

  10、壞人可以騙

  對壞人可以不講真話的權利。遇到壞人,可以不講真話。機智應對,才是好孩子。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心理健康的5個標准

寶寶的心理健康是營養寶寶一生的事情,寶寶心理健康該如何衡量呢?下面的五條標准看看您的寶寶是否都滿足吧?  求知欲強。  這樣的孩子興趣廣泛,喜歡觀察事物,愛動腦筋,思維敏捷,什麼都想學,什麼都想試,對新鮮事物反

寶寶輔食 常見的寶寶輔食集合

常見的寶寶輔食推薦  蛋黃泥  做法:首先第一步就是將雞蛋煮熟,用篩碗或勺子碾成泥,加入適量開水或配方奶調勻即可。最初要從1/8個蛋黃開始,根據寶寶的接受程度逐步添加至1/4、1/3。  功效:補充寶寶逐漸缺失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