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1:正常生理現象
“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由於鼻道還比較狹窄,鼻黏膜血管豐富,在外界環境冷熱變化刺激下,如夏季室內空調溫度低、秋冬季節氣溫變化大的時候,寶寶的鼻黏膜血管容易擴張、收縮,會流清鼻涕,鼻涕干了後變成鼻痂堵塞了鼻道。”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鄒宇表示,媽媽們可用濕毛巾熱敷一下鼻根部,緩解寶寶鼻塞。
原因2:感冒
寶寶由於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感冒,嬌嫩的鼻黏膜容易發生急性水腫而引起鼻塞,表現為鼻塞流涕,鼻翼兩側微紅。
鄒宇表示,感冒引起的鼻塞,可用熱毛巾敷鼻根,再清除鼻痂。清洗鼻腔時,可用柔軟的毛巾或紗布蘸白開水後,捻成布捻,輕輕塞入寶寶鼻道,再輕輕地邊轉動邊往外抽出。也可以用棉簽蘸濕後輕輕將鼻痂擦掉。
原因3:急性鼻炎
寶寶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後可累及鼻腔黏膜,使其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阻塞鼻腔而引起急性鼻炎,表現為鼻塞、流膿鼻涕、張口呼吸、頭痛、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等,與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極為相似。
對於急性鼻炎所引起的鼻塞,爸爸媽媽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耳鼻喉科看。如果寶寶鼻塞嚴重,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使用一些滴劑,但切勿長期使用,以免影響寶寶嗅覺。
原因4:異物堵塞
小寶寶好奇心強,有時在玩耍的過程中會將一些小東西往鼻孔裡塞,或吃東西時不慎嗆咳而使得食物進入鼻腔,通常表現為一側鼻腔堵塞、通氣不順暢。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堵塞物在鼻腔內停留時間過長,可繼發感染,甚至可使鼻黏膜糜爛、流膿鼻涕,並發出臭味。
鄒宇提醒,爸爸媽媽在給小兒喂食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切勿在小兒進食過程中逗他們。平時一旦發現孩子一側鼻塞,或有不明原因的流膿鼻涕且伴有臭味時,應帶寶寶到醫院耳鼻喉科檢查。
原因5:腺樣體肥大
“腺樣體屬於淋巴組織,位於鼻咽部頂部與咽後壁處,出生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長大,10歲以後又開始慢慢萎縮。”鄒宇表示,有些小兒會因急慢性鼻炎、扁桃體炎、流行性感冒等反復發作導致腺樣體病理性增生,堵塞了後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從而引起鼻塞、張口呼吸、打鼾等症狀,夜間睡眠時情況加重,嚴重的甚至可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等。時間久了,還可導致面部畸形發育,造成小颌畸形、牙列不齊、上颌骨變長、高顴骨等典型的“腺樣體面容”。
他提醒,對於因腺樣體肥大而導致的鼻塞、打鼾,家長切勿忽視,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必要時還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 |
寶寶外傷出血怎麼辦?
外傷出血在兒童意外損傷中最為常見。 由於出血的程度不同,處理的方法也不一樣。輕微的損傷,出血量又不多者,有時只需在家中處理即可。而嚴重的外傷出血,若不及時止血處理,可能危及生命,必須盡快送醫院。 案例 3 |
![]() |
寶寶便秘的應對方法有哪一些
一、嬰兒便秘的應對辦法 應對嬰兒便秘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按摩法 手掌向下,平放在寶寶臍部,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這不僅可以加快寶寶腸道蠕動進而促進排便,並且有助於消化。 2、開塞露法 將開塞露的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