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寶媽小心寶寶中了供暖季節的“暖氣病”

寶媽小心寶寶中了供暖季節的“暖氣病”

  什麼是“暖氣病”?

  暖氣病,是指冬季供暖後,室內溫度升高、空氣干燥、空氣不流通等問題容易引起人體抵抗力下降,因此容易出現口干、嗓子疼、咳嗽、皮膚干燥等疾病症狀。

  暖氣病=秋燥症?

  因為“暖氣病”主要是由於空氣干燥引起的口咽干燥、咳嗽等症狀,有人認為“暖氣病”和秋燥症一樣,但事實上它們是不同的。秋燥只在一個“燥”字,而“暖氣病”還與室內空氣不流通有關,因此不能單純地將“暖氣病”等同於秋燥。供暖季寶寶小心這幾種病

  供暖季節,室內空氣干燥、不流通,人體水分流失加快,長時間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引起寶寶免疫力低下,從而誘發疾病。此外,供暖期室內室外溫差大,冷熱交替也是引起寶寶生病的原因之一。

寶媽小心寶寶中了供暖季節的“暖氣病”

  供暖季節,寶寶應警惕以下幾種病。

  1.呼吸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是最常見的“暖氣病”,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聲嘶都是呼吸道“暖氣病”的初期症狀,如果及時補水,這些症狀通常能夠緩解,但如果持續時間太長,呼吸道黏膜分泌物減少,灰塵、細菌等附著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發咳嗽,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甚至發展為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2.泌尿系統疾病:供暖後,室內溫度高、空氣干燥,這些都會加快體內水分的流失,如果不及時補水,容易增加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

  3.皮膚及粘膜:冬季皮膚和粘膜本來就容易干燥,在有供暖設備的室內,更會加劇皮膚干燥、口唇干裂等情況。

  供暖季護理寶寶注意7個細節

  供暖季節如何護理寶寶,預防“暖氣病”?小編提醒家長,供暖季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護理細節。

  1.暖氣溫度別太高:供暖後應注意室內溫度不要太高,溫度越高,空氣越干燥,室內外溫差也越大,越容易引起“暖氣病”,建議將室內溫度調到21-25℃為宜。

  2.注意室內通風:因為怕暖氣流失,很多家庭供暖期間長期門窗緊閉,空氣不流通容易造成細菌滋生,因此一定要注意每天開窗通風。如果怕寶寶因此被凍到,可以選擇中午溫度較高時開窗,或不同房間輪流開窗。

  3.提高室內空氣濕度:有研究顯示,在一定的濕度條件下,人體感覺最舒適,各種病菌也不易傳播。而供暖期間室內空氣干燥,因此我們應人為地增加空氣濕度,可使用加濕器,但不建議整天一直開著,每天可開1-2小時,同時要注意定期清潔加濕器,以免滋生細菌。此外,還可在室內放一盆清水或掛上濕毛巾,水分自然蒸發可增加空氣濕度,這也是最經濟的加濕方法。

寶媽小心寶寶中了供暖季節的“暖氣病”

  4.消滅衛生死角:溫暖的環境下微生物會更活躍,因此供暖前應徹底打掃,消滅衛生死角,以免滋生病菌,供暖期間也應定期清潔、消毒。

  5.進出室內注意增減衣物:供暖後房間裡很溫暖,但室外溫度卻很低,寶寶進出室內時一定要注意增減衣物,以免溫差過大引起寶寶生病。

  6.注意飲食多喝水:在干燥的環境中,身體容易丟失水分,因此在暖氣房一定要注意多喝水,飲食宜清淡,注意避免辛辣、油炸、甜膩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橘子等,這些水果水分充足,還有潤肺生津、養陰潤燥的功效,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7.多運動提高抵抗力:不要因為天氣冷就讓孩子躲在家裡不動,在天氣好的時候應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鍛煉好身體才能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警惕幼兒異物卡喉!家長必學海姆立克急救法

兒童氣道異物時該如何救治?  曾先生講述了半個月前帶兒子坐飛機時出現的驚險一幕。起飛前幾分鐘,他給兒子掰了一點沙田柚吃,沒想到柚子卡在了呼吸道。“孩子被卡後開始抽搐,手腳和整個臉都是僵的,很快面部發

盤點高三生五種不良情緒的表現

又到一年兩考時。面臨著人生重要的關口,考生們的學習成績和心理素質將經受雙重考驗。  一、逆反心理爆發導致錯誤強化直至對抗。  教育過程中,高考(微博)生因對自尊、面子等問題的錯誤理解,容易產生與教師對抗的逆反心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