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對於3歲以前的寶寶來說,幫助他/她形成一種態度或觀念,比教給他們某種具體技能(比如識字、數數)要重要得多。早期閱讀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從書中得到快樂。這種快樂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對書的有益的態度,養成一生的欣賞趣味。做一對時尚的父母,即使再忙,也要在一天的某個時刻和孩子共同進入閱讀時光。
每天半小時親子閱讀,是引導寶寶思維的最佳方式
如果你能堅持每天給孩子講一段故事,你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媽媽。別小看這每天半個小時的親子閱讀,它能讓你的孩子在無限的想象空間中獲得巨大的樂趣,你嘴裡的“小狗生氣啦”、“小貓找不到家啦”全是生動的畫外音,而畫面中的小草、小花、小動物的表情、色彩和動作,也因為媽媽富有表情的講解而成了鮮活的畫面。
0-3歲的寶寶,她/他能記住什麼呢?我們真的有必要這樣堅持嗎?
心理學家說,嬰兒時期是需要環境刺激的,和孩子一起閱讀,可以刺激她的聽力、視覺,很大的五顏六色的卡片,和媽媽對寶寶的注視、撫愛、甜美的聲音對寶寶都是一種刺激,這樣的刺激千萬不能理解成要獲得某個很成型的結果。早期教育就像春風拂過大地那樣自然,不可看成是一種教學。它是我們生活的形式,是我們和孩子間絕美的生命狀態。
這個時期是孩子語言和智力迅速發展的時期,寶寶從咿呀學語,到重復說字“車車”、“帽帽”等,一直到他能說簡單的句子,表達完全的意思,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寶寶的巨大進步。媽媽給寶寶講故事是很好的益智訓練,我們要懂得反復給孩子講故事的重大意義。
當媽媽們充滿戲劇色彩、熱情洋溢地一遍又一遍地給寶寶朗讀故事時,倘若它引起一個詩的思想,暗示一個美的感情,觸動人的心時,我們的寶寶一如我們一樣,他們也能感覺到美的存在。正是這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將孩子自己的想象力和由於你的參加而帶來的無法比擬的魔力糅為一體,使得故事成為影響孩子思維的最好方式。
![]() |
兒童心理健康的具體標准
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羅列出兒童心理健康的幾項標准,希望給各位家長日後對兒童心理引導提供一些參考。 兒童心理健康標准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 3、能 |
![]() |
遠離挑食 讓寶寶自己“點”菜
為了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放寬幼兒的食譜,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這樣可以讓孩子從更多種類的食物中攝取更豐富的營養。可是,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在生活的各方面也會有自己的喜好,飲食上當然也不例外了。那孩子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