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篩查有必要嗎?
正常新生兒中,雙側耳聾發生率約在1‰-3‰,在我國如按每年出生1900萬人口計算,平均每年大約要新增4萬名耳聾兒童。眾所周知,正常的聽力是進行語言學習的前提,嚴重耳聾的兒童由於缺乏聲音和語言對聽覺的刺激,難以獲得學習語言的機會。因此,及早發現先天性耳聾尤為重要。而新生兒聽力篩查是發現先天性耳聾的首選手段。
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時間
正常出生的新生兒通常在出生48個小時之後接受初次新生兒聽力篩查,如果寶寶出生後即住進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病情穩定後,在出院前再進行初次聽力篩查。

新生兒初次聽力篩查未通過,要在出生後30天或42天左右接受聽力復篩。
新生兒復篩仍未通過,要在3個月內轉診至兒童聽力診斷中心進行診斷性檢查。檢查確定是否真正存在聽損傷,確診為聽損傷的,需要明確聽損傷的程度和性質,及時進行相應的醫學干預和康復。
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父母應該怎麼辦
按規定,新生兒初篩未通過者,42天內均應進行雙耳復篩。復篩仍未通過者應在出生後3個月齡內轉診至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聽力障礙診治機構接受進一步診斷。
新生兒沒有通過聽力篩查,提示可能存在聽力問題。但沒有通過初篩或復篩,並不是說新生兒一定有聽力問題,因為導致初篩或復篩沒有通過的原因很多,當被告知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時,父母首先不能驚慌,應該積極按醫生的指示進行復篩、轉診和干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