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不僅不愛跟小伙伴玩耍,回到家中後也是悶悶不樂,連父母也不搭理,這是怎麼回事呢?”張鵬飛的孩子才6歲,但是卻總顯得“心事重重”,這麼小就憂慮嗎?還是心理上產生了問題?本期,我們就和專家一起來研討一下。
生活環境是誘因
豆豆這樣的孩子被早教專家稱為“心理孤兒”,他們多半是因為受到了家庭關系的影響。父母關系緊張讓孩子產生了緊張的情緒,甚至有可能成為父母的撒氣筒。還有些孩子,不幸處於父母矛盾的漩渦中,一些大人在分手時還會對孩子進行你爭我奪,導致孩子潛意識中被大人們的斗爭所傷害。問題家庭往往注重孩子的物質生活,而忽略了孩子的內心世界。
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孩子的心理出現了不容樂觀的問題,有的還深受不和諧環境的影響,在集體中容易被分離,性格自閉,怯於交往,日後難以融入社會生活。
增加社交是對策
現在年輕人大多很忙碌,孩子多半托付給老人和保姆照看,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簡單,缺乏科學民主,甚至出現了“重養不重教”的情況。兒童的生活范圍局限性很大,父母應該盡量多增加一些孩子與小伙伴相處的機會。生活范圍擴大了,與小伙伴接觸多了,孩子就會學到與人相處的經驗,不僅消除了內心的寂寞,還會懂得感謝和尊重父母。
兒童應與年齡相同的兒童生活,然後才能學得與人相處之道。與成年人一起,相依賴式的自卑心理,頗難打破,將來離家入社會是莫大之困難。專家表示,對於忙碌的父母,在閒遐時間可以嘗試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玩一些親子游戲,建立彼此的親密感。
態度轉變是關鍵
無論什麼樣特性的寶寶,家長的教育作用是任何老師都無法代替的。對於那些“問題家庭”中的父母,更應該重視自己的態度言行,不能因為個人感情和生活瑣事置孩子的心理世界而不顧。
家長想要教育好孩子,應多陪伴孩子,不要犧牲孩子的教育時間而忙於應酬。對孩子內心的忽略,會導致很多心理和品德問題的出現。家長應該建立正確的早教意識,不斷改進教育方法,生活中可以嘗試角色互換,盡量與孩子建立起既是長者、又是朋友的關系。家長雙方應該共同為孩子營造快樂的童年而努力。
![]() |
小兒急救 玩滑板受傷
運動損傷 醫院骨科接診的暑期兒童跌傷病例明顯增多,玩滑板跌傷的病例增加。 從醫院骨科接診情況來看,滑板受傷兒童多數為腕部和踝部受傷,還有的因重心不穩後腦勺著地,造成頭部受傷。 醫院龍院長說,家長沒考慮到玩 |
![]() |
寶寶上學前要做好哪些准備?
(一)智力因素的准備 入小學後,兒童的主要活動是學習,這需要智力的參與,智力因素的准備情況直接影響到兒童的接受能力,如果智力水平高則接受能力強,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