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母乳或配方奶粉的營養成分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時,添加輔食便提上了日程,什麼該吃,什麼不能吃,什麼時候開始吃……這些看似瑣碎,對寶寶卻至關重要的問題開始困擾著年輕父母們。我國嬰兒4個月以前的生長指標是達到國際標准的,但在4個月以後,嬰兒生長指標卻逐漸落後於國際標准。其原因就是對輔食添加期營養及喂養認識不足;喂養不當,缺乏或不會使用配方嬰幼兒營養輔助食品;家庭制作泥湖食品不得法或搭配不合理,達不到嬰兒營養需求。
那麼我們該如何科學添加輔食、讓寶寶更健康呢?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無論采用母乳喂養還是其他喂養方式,嬰兒4~6個月大時均應添加輔助食品。輔食添加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輔食的引入和添加要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開始應先添加一種,最好從嬰兒營養米粉開始,因為米粉最容易消化,也不易過敏。待一周後寶寶已適應了,再添加另一種。每次添加新食品時,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消化情況,最簡便容易的是觀察大便有無異常及精神、飲食情況。第二階段,當寶寶逐漸適應各種新的食物後(約6個月以後),需要多種口味和口感的食物作為其飲食“教育”的延續。在寶寶適應了單一的谷類和蔬菜類食物後,可以添加動物性食物,如肝泥、骨泥、魚泥等,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鋅、維生素A和葉酸,能夠提供這個階段嬰兒所需的多種營養素。第三階段是咀嚼能力的鍛煉(7~8個月以上的寶寶),寶寶6個月萌牙至2歲左右牙齒出齊為長牙期。鍛煉咀嚼能力能有效促進咀嚼肌和颌骨的發育,不僅有利於寶寶牙齒的萌出,而且有助於寶寶的身心發育和語言能力的發展。通常可以在米粉中加入雞肉、牛肉、豬肉等。第四階段即輔食的繼續添加(12個月以上的寶寶),在這一時期,不宜過早吃成人食物,有益的零食不多余。由於寶寶這一時期運動量增加,但胃腸道容積比較小,飽得快,餓得也快,因此一般3歲以下的孩子應該一天吃4餐到5餐。
給嬰兒添加輔食不僅只是補充營養,其實對嬰兒的心理也是一種很大挑戰。因此,要注意讓嬰兒在愉快的氣氛中進食,盡量避開情緒不佳的時候。
![]() |
3月至7月是麻疹高發期 寶寶滿8月齡時要接種疫苗
麻疹發病率 有上升趨勢 據任榕娜介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每年春季高發,夏秋季也有散發病例。接種麻疹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效措施。 近年來,由於麻疹病毒的基因變異,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且患者年齡 |
![]() |
寶寶腹瀉不止 或是乳糖不耐受
母乳寶寶拉肚子是不是因為乳糖不耐受?通常來說,母乳喂養的寶寶出現頻繁地便便和稀便,並不意味這寶寶有腹瀉,或者乳糖不耐受。這只是證明寶寶有充足的奶喝而已(是的,真相就是這麼簡單)。 但是也有非常罕見的情況,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