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夏季寶寶易患手足口病 中醫治療少不了

夏季寶寶易患手足口病 中醫治療少不了

  手足口病的病情嚴重程度有很大的浮動——輕者可以迅速痊愈,而病情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害生命。我們要對此多加了解,以降低孩子患病乃至疾病暴發的風險。

  一、手足口病的表現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普通病例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口痛、厭食、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疱疹或潰瘍,位於舌、頰黏膜及硬額等處為多,也可波及軟腭,牙龈、扁桃體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斑丘疹,後轉為疱疹,疱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疱內液體較少。手足部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數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消退後不留痕跡,無色素沉著。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疱疹性咽峽炎。多在一周內痊愈,預後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

夏季寶寶易患手足口病 中醫治療少不了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干腦炎最為凶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常見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谵妄甚至昏迷。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痺、驚厥。呼吸系統並發肺水腫表現,呼吸淺促、呼吸困難或節律改變。口唇發绀,咳嗽,咳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肺部可聞及濕啰音或痰鳴音。而面色蒼灰、皮膚花紋、四肢發涼,指(趾)發绀。出冷汗、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心率增快或減慢,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血壓升高或下降。

  二、中醫治療寶寶手足口病小妙招

  藥方:

  ★金銀花、板藍根、連翹各6克,黃連3克,煎水漱口。

  ★如果疼得厲害,或者牙龈有紅腫,可用板藍根10克,黃芩、白藓皮各6克,雙花3克,竹葉、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手足紅腫明顯,可用黃芩、黃連、丹皮各10克,紅花6克,煎水浸泡。

夏季寶寶易患手足口病 中醫治療少不了

  ★如果感覺瘙癢,可用生地、丹皮、板藍根、白藓皮、地膚子各10克,忍冬籐20克,紅花6克,煎水清洗患處,每日3次,連用1周。

  飲食療法:

  ★荷葉粥:鮮荷葉2張,白米50克,將荷葉切碎,煮粥給寶寶吃。

  ★竹葉20片,燈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許糖,煎水給寶寶喝。

  根據臨床經驗,用“紫草二豆粥”食療小驗方,也可預防手足口病。驗方為紫草根、綠豆、赤小豆、粳米、甘草各適量,煮粥口服,香甜可口。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只有補習了麼!到底該如何安排孩子的暑假?

在路上碰到朋友的孩子,問他暑假玩得愉快嗎,他恨恨地說:“玩什麼玩!我媽要我每天補習,什麼都補,連記憶力都要我去補!我又不是記性不好,我只是不想去背課本而已。我也很討厭她叫我去補心算,現在到處都是計算

小兒秋季腹瀉多發,5招做好防護

秋季帶來了涼爽,同時也使得小兒秋季腹瀉進入了高發期。醫生表示,隨著天氣轉冷,越來越多的寶寶出現腹瀉,家長一定要做好防護。如果寶寶患了秋季腹瀉,家長一定要給患兒補充水分,多喝水或口服補鹽液,飲食清淡,如果是母乳喂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