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起病急、病情重、進展快,是威脅寶寶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肺炎每年可奪去200至300萬兒童的生命。但有時它又與小兒感冒的症狀相似,容易混淆。因此,父母有必要掌握這小兒肺炎的相關知識,以便及時發現小兒肺炎,及早醫治。
1、感冒和肺炎都是發燒咳嗽,怎麼知道寶寶患上肺炎了?
無論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還是下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或肺炎)都會出現咳嗽、咳痰、發熱等症狀。由於患肺炎時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和支氣管肺泡分泌物阻塞影響呼吸道換氣和通氣功能,往往會導致缺氧,引起呼吸次數增快,甚至出現喘息,家長可以根據呼吸次數增快來判斷孩子是否患肺炎,如果患兒出現精神差、高熱不退,咳嗽加重,呼吸頻率超過40次/分,多數是患了肺炎。當然要確診還必須由醫生在肺部聽診到“濕啰音”,如果肺部沒有這種特殊的聲音就不能診斷肺炎,胸部X線片檢查僅可作為診斷參考。
2、寶寶沒有發燒,為什麼也診斷為肺炎?
發熱是小兒肺炎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並且體溫的高低與持續時間常與肺炎的嚴重程度相關,但是並非每個肺炎患兒都會出現發熱,對於年齡較小的嬰兒,或平時體質較差的孩子或病情較嚴重的患兒也可能不出現發熱。所以患兒出現咳嗽、咳痰、呼吸增快,肺部出現“濕啰音”,即使不發熱,也可以診斷肺炎。新生兒由於反應能力很差,患肺炎時症狀不典型,可以不發熱,也不咳嗽,常有口吐白色泡沫、不吃奶、哭聲低、面色發灰、口唇周圍青紫等症狀,家長如發現新生兒有上述症狀,應特別警惕肺炎。
3、寶寶用了2天藥了,怎麼還沒有效果?用換藥嗎?
無論是病毒、還是細菌或支原體感染引起的肺炎,在選用針對性的治療藥物後,通常幾天才能見到治療效果,表現為體溫逐漸下降,精神好轉,食欲增加,肺部啰音減少。所以孩子患肺炎經過2天治療,病情沒有好轉,並非治療沒有效果,不要輕易換藥。比如,使用抗生素治療小兒肺炎時,一般用藥後3~5天才能見到明顯效果,不能頻繁更換藥物,以免造成細菌耐藥性的產生。有些孩子在使用抗生素後會出現腹瀉,這時不必停止用藥,可給口服媽咪愛。同時還應對症治療如發熱時給予服用退熱藥,咳嗽時可給予化痰止咳藥物如:復方福爾可定或氨溴特羅口服液。當孩子出現呼吸急促、面色發青、煩躁不安、持續發熱不退應及時到醫院住院治療。
4、患肺炎後一定要用抗生素嗎?一定要靜脈注射嗎?
小兒肺炎可由病毒、細菌、支原體等不同的病原菌引起,其中細菌感染最常見,約占50%以上,治療肺炎都應使用抗生素。輕度肺炎患兒僅有咳嗽、發熱、咳痰,這時可口服抗生素如頭孢克洛、頭孢克肟等,嚴重患兒出現精神萎靡,顏面青紫、劇烈咳嗽,應給予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如頭孢二代或三代藥物。
5、寶寶不發燒不咳嗽了,可以停掉抗生素了嗎?
孩子患肺炎,給予抗生素治療,一般用至體溫正常5~7天,肺部啰音消失之後才能停止治療。如果是支原體感染,應口服或靜脈注射阿奇霉素治療2周左右。不能治療時間太短,以免導致病情反復遷延。許多家長由於擔心抗菌素的副作用,在病情沒有完全好轉時就停藥,這樣會導致反復發生肺炎。
6、多大的寶寶推薦打肺炎疫苗?
肺炎疫苗是肺炎球菌疫苗的簡稱,僅僅針對肺炎球菌感染有一定預防作用,對其他引起肺炎的細菌、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衣原體引起的肺炎沒有效果。因此,接種該疫苗後並不等於就不會患上肺炎,只是患肺炎球菌肺炎的機會減少。小兒肺炎疫苗適用於2歲以下嬰幼兒接種,由於肺炎球菌疫苗為進口疫苗,其價格較昂貴,對於身體健康的孩子可以不用接種該疫苗,如果孩子抵抗力較弱,可以考慮接種,接種該疫苗後可有效預防小兒肺炎、腦膜炎、中耳炎等。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