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新生的寶寶口腔需要清潔護理

新生的寶寶口腔需要清潔護理

  照料新生寶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些常規護理的任務也可能會使你覺得非常失敗。絕大多數新手媽媽不知道如何護理寶寶的口腔,如何讓寶寶口氣清新。相信在專家的指導下,這些難題將迎刃而解。

  口腔護理是日常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於新生寶寶來說非常重要。新生兒的口腔黏膜柔嫩,血管豐富,唾液腺發育不足,唾液分泌較少,黏膜較干燥,如果護理不當,不僅易發生口腔疾病,也常導致消化道和全身疾病,損害健康。

  口腔有自淨能力

  新生寶寶的口腔不需要特別清洗。因為寶寶還沒長牙,唾液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即使喂奶後口腔黏膜上殘留一些乳汁,也可通過唾液達到沖洗的作用。每次給寶寶喂完奶後,媽媽最好再給寶寶喝少量溫開水,將口腔內殘存的奶液沖入消化道,以免食物滯留在口腔中,引起病菌繁殖。

  口腔護理兩大誤區

  誤區1:畫蛇添足

  很多媽媽會用新紗布蘸水給寶寶擦拭口腔黏膜,以為這樣就可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專家指導:新生兒的口腔黏膜非常細嫩,稍不留意,紗布就會損傷寶寶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損傷。細菌、霉菌隨著侵入繁殖,引起霉菌性口腔炎,俗稱“雪口”,霉菌在受損的黏膜上繁殖生長,出現一片片的白斑,又稱為“鵝口瘡”。

  正確做法:

  清潔方法

  寶寶睡醒後,先讓他喝些溫開水,起到滋潤和清潔口腔的作用。如果寶寶吃奶後睡著了,難以喂水,媽媽可用消毒棉簽沾水,輕輕地給寶寶口腔清理一下。

新生的寶寶口腔需要清潔護理

  鵝口瘡的應對方法

  如果發現寶寶口腔中有一些類似奶塊的白色膜狀物,用上述方法沖不掉,而且寶寶煩躁不安,吃奶時哭鬧不止,流涎,甚至有低熱症狀,說明寶寶的口腔被霉菌感染,引發了鵝口瘡。用小湯匙刮都刮不掉,這就是與奶漬的區別。

  此時,媽媽千萬別用紗布去擦拭,而用棉簽沾少許龍膽紫塗在口腔內部,每日1~2次。或者將制霉菌素藥片研成粉末,用白開水沖化成乳懸液來搽,每日5~6次。還可用野薔薇花、鮮藿香、鮮竹葉等適量煎水漱口,每日3~4次,都可以達到很好的療效。

  愛心叮咛:給寶寶用藥時,要在喂奶後立即進行,以免引起寶寶惡心嘔吐。

  誤區2:自找麻煩

  細心的媽媽,經常會觀察寶寶的口腔,生怕有異常情況沒有及時發現。很多新手媽媽並不知道,口腔中的“馬牙”及“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聽從別人的經驗之談,用盡各種方法去除異常情況,結果反而給寶寶增添了痛苦。

  口腔清潔護理須知

  1.整個新生兒期(初生至28天),應勤喂寶寶溫開水,以清洗口腔。無論母乳或人工喂養,每次吃完奶,都要養成喝水的習慣,尤其是寶寶發燒、感冒時,更應勤喂溫開水。

  2.人工喂養的寶寶,如果吸奶速度較慢或者吃吃停停時,媽媽不能用橡皮奶頭去頂寶寶的口腔黏膜,催促寶寶吸吮,這樣頻繁操作,容易損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3.嚴格保持奶頭、奶具的衛生。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保持乳頭的清潔很重要,每次哺乳前,應用肥皂清洗雙手和乳頭,擦試乳頭的毛巾要先用熱水消毒。人工喂養的寶寶,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徹底沖洗干淨後再使用。

  4.沖調的奶粉溫度要適當,喂之前先在手臂上試一下溫度。如果奶溫較高,很容易燙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5.不宜用紗布擦試口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腎病需要關注早期信號

一天,李女士的兒子對她說:“媽媽,我最近尿尿老是有很多泡沫。”李女士覺得沒事,就沒放在心上。沒料到一周後,她的兒子就全身水腫,在送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腎病綜合征。  大多數腎髒疾病患者都

小兒疝氣怎麼治療最好?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小兒泌尿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可以幫助睾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