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漲知識:媽媽哺乳姿勢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吸收!?

漲知識:媽媽哺乳姿勢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吸收!?

  對於媽媽來說,哺乳最正確的姿勢就是要讓自己感覺到舒服、放松。只有人放松了,乳汁才會分泌順暢。坐姿床上、搖椅上或者扶手椅上都可以,不過最好放一個靠枕在背後,可以支撐自己的身體。同時也可以在大腿上或者胳膊下面各放一個支撐寶寶的身體,讓寶寶舒服也讓自己省力。

  大家都知道,喂奶久了,不僅胳膊痛,估計全身都會僵直,特別難受。所以有條件的媽媽可以購買一個專門的喂奶枕頭。如果你坐的是椅子,可以在前面放一個腳凳,這樣可以抬高腿部,背部和手臂也就不用那麼緊張。總之,媽媽的喂奶姿勢,怎麼舒服怎麼來,務必讓自己放松。

  正確哺乳姿勢應遵循的原則

  1、體位舒適

  喂哺可以因人而異、因地而異采取不同姿勢,重要的是媽媽應當了解:心情愉快,體位舒適,全身肌肉松弛,有益於乳汁排出。

漲知識:媽媽哺乳姿勢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吸收!?

  2、母嬰必須緊密相貼

  無論怎麼樣抱寶寶,喂哺時寶寶的身體都應與媽媽身體相貼。寶寶的頭與雙肩朝向乳房,嘴巴處於乳頭相同水平的位置。

  3、防止寶寶鼻子受壓

  喂哺全過程,應保持寶寶的頭和頸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壓人乳房而影響呼吸,同時還要防止寶寶頭部與頸部過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難。

  4、手的正確姿勢

  把拇指放在乳房上方或下方,托起整個乳房喂哺。除非奶流量過急,寶寶嗆奶時,不要以剪刀式手勢托夾乳房。這種手勢會反向推動乳腺組織,阻礙寶寶把大部分乳暈含進小嘴裡,不利於充分擠壓乳窦內的乳汁排出。

  哺乳的正確姿勢

  給寶寶喂奶時,不要給寶寶穿太多衣服,特別是寶寶很困時,給他脫掉一些衣服,讓他不會睡著,也能夠很好地吃奶。做好這些,就開始按照下面這些步驟調整寶寶吃奶姿勢:

漲知識:媽媽哺乳姿勢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吸收!?

  1.把寶寶抱在懷裡,他的脖子剛好在你的臂彎處,背部靠在你的前臂上,你的手剛好托住他的屁股。寶寶的頭部和脖子應該保持自然伸直,這讓吃奶會讓他感覺到舒服不費力氣。

  2.單純用手臂和背部來支撐寶寶吃奶,基本上寶寶吃一會兒,你就感覺到很吃力。所以可以在大腿上放一個靠枕來支撐胳膊和寶寶,也可以放一個腳凳抬高腿部,用大腿來支撐。不要把寶寶抱得太低,因為這樣做他吃不到奶就會拉扯你的乳頭,讓你的乳房感覺到疼痛。

  3.別讓寶寶的手亂動。給寶寶喂奶,最好是肚子貼著肚子,把寶寶的一只手放在你的腋下。這種姿勢叫搖籃式,如果寶寶另一只手還亂動的話媽媽可以用抱著的手壓住它。早產兒很難含住乳頭,不適合搖籃式抱姿,可以換成橄榄球式抱姿。

  哺乳注意事項:

  1、哺乳前

  揉一揉乳房或用熱毛巾敷一下乳房,有利刺激排乳,可以避免嬰兒過長時間的吸吮;哺乳前不能用肥皂、酒精等刺激性強的東西擦乳頭,以免乳頭被損傷。

  2、哺乳時

  一定要將乳頭及乳暈的大部分放入嬰兒口腔中,這樣吸吮對母親乳房的牽扯較小,嬰兒也容易很快吃飽。

漲知識:媽媽哺乳姿勢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吸收!?

  3、結束前

  要用食指輕輕地壓孩子的下颌,讓孩子自然地吐出乳頭,千萬不要硬拽乳頭,反復硬拽可引起乳頭或乳房的損傷。

  4、哺乳後

  可用少許自己的乳汁塗抹在乳頭上,由於人乳有豐富的蛋白質,可對乳頭起到保護作用。

  5、養成良好哺乳習慣

  要逐漸養良好哺乳的習慣,不要嬰兒一哭就哺乳,應讓嬰兒餓到一定的程度再哺乳。這樣,每次吸乳量就會增加,容易乳汁吸盡,避免乳汁淤積。嬰兒適當的哭鬧其實是一種全身運動,既能促進發育,又可增加吸乳量,減少母親乳汁的淤積,預防乳腺炎的發生。

  6、乳頭破損

  一旦乳頭出現破損或皲裂,嬰兒吸吮會引起疼痛,可以用吸奶器將乳汁吸出,吸盡後洗清乳頭(或用乳頭貼加以保護),塗以金霉素眼膏可促進愈合。

  如乳房出現乳汁淤積會出現脹痛,並可觸及包塊,如無明顯紅腫熱痛可用溫熱毛巾濕敷,然後輕輕按摩並沿乳頭方向將乳汁擠出。若出現紅腫熱痛,全身發熱,應暫停患側哺乳並立即請教醫生,盡早就醫。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風疹、水痘等二類疫苗預防的疾病

我國衛生部2月18日公布了《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方案》,其中規定:在卡介苗、脊髓灰質炎、麻疹、百白破及乙肝疫苗等6種疫苗的基礎上,將甲肝、流腦、乙腦、麻腮風等二類疫苗納入一類范疇。通過接種,乙肝等15種傳染病能

美國治療孩子發燒真的不吃藥?

發燒作為一種常見病症,幾乎每個寶寶都遇到過,孩子發燒以後如何退燒、如何護理,是每個父母都在不斷學習、摸索的事情。隨著社會的進步,中西方文化交流越來越多,很多媽媽都崇尚西方的育兒觀念,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美國和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