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合格的父母嗎?孩子該怎麼教養,常是引起新手父母爭論不休的話題!到底是對孩子嚴厲好,還是任其發展好?或該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才能讓孩子在管教中得到喘息的機會呢?
其實,不論您與另一半決定采行哪種教養法,最重要的原則都是:讓孩子感受父母滿滿的愛,並依孩子的個性來研發教養策略。此次,將針對父母采行的3種教養法做深入的探討,剖析其優缺點,讓您思考,現代孩子到底該怎麼教才好?
但什麼才是正確的教養模式呢?以下我們將針對父母雙方都很權威或是都很放任,另一方權威、一方放任等教養模式的優缺點做介紹,讓您來自我評估,看看您的教養方式恰不恰當、合不合格?
你是哪一型父母?
教養模式1雙方都權威
“對孩子嚴厲些,孩子才有出息!”一般父母親如果采行嚴厲的教養模式,其次,如:本身就很嚴謹,因而也不准孩子出錯;當然,也有可能是父母把嚴格當成一種訓練孩子的方法。
教養下的孩子…
嚴厲的父母通常屬於自我主觀意識較高,控制力強的父母。此類型教養下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兩種標准,即在家長面前表現符合家長標准的乖寶寶,但在家長不在時又有另一種表現。
不過,有時孩子也有可能因為擔心達不到父母的標准遭責罵,而出現退縮的情況。此外,孩子還可能出現下列的情形:
*若孩子的人格特質本來就顯得文靜,那麼有可能因為父母嚴厲地管教而出現退縮,害怕挨罵而不敢嘗試新事物。
*當然也有可能會是家長眼中的乖寶寶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此外,也有可能會強化孩子的畏縮特質,使孩子不敢與人溝通,無法獨立進行一件事,甚至是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或是喪失問題解決能力。
*孩子因為經常挨罵,而比較沒有安全感,自信心也較不足。
*常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前進,缺乏自動自發的精神。
*若屬於外向型的孩子,則有可能在年紀小時完全服從家長的指令,但到某一年齡之後出現反彈、反抗,而有愈來愈頑皮的傾向。
教養小幫手
嚴格不一定就是好!一味地要求孩子,當孩子沒有達到標准時,即以責罵或是打罵孩子的方式管教,其實並不能達到真正的效益,正確的方式應該是:
1.明訂賞罰,給孩子信心:加強幼兒行為訓練,及認知反省能力,對於不希望孩子做的事要訂立一套准則,並且有延續性,並在孩子達到時給予肯定。即雖然嚴厲地管教孩子,但仍需給孩子信心。
2.避免情緒性字眼:此外,父母還需注意,自己說出來的話是否具有指標性作用,還是只是情緒性的反應,並防止自己出現情緒失控,甚至是怒罵孩子的舉動。
3.清楚地表達指令:有時孩子也會是父母指令不清下的犧牲品!當父母表達指令時,需完整且明確地表達指令,且需配合語氣。否則幼兒可能會因為聽不懂家長的指令,或是指令太過模糊,而無法達到要求,讓惱怒的父母覺得孩子笨。
4.讓孩子感受關心:一般來說,若孩子的個性屬於較文靜的,會明白父母嚴格背後的關心;但若本來就屬於個性比較沖動的孩子,則會認為父母事事都要管很煩。因此,父母就算要采嚴格的教養方式,最好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嚴厲背後的關心,如此才不易形成親子問題。
![]() |
正確引導“單親家庭”孩子心理
隨著離婚率的增加,很多孩子都陷入了沒有媽媽或者沒有爸爸的生活,這類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健康成長呢?單親家庭的孩子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呢? 對於生活在單親家庭環境中的孩子,如何運用正確的教育和親切的關懷,來彌補孩 |
![]() |
小兒驚厥應該如何預防
小兒驚厥需要一個慢慢的調養程,小兒驚厥患者的飲食和生活都是有講究的,從而徹底擺脫疾病的困擾。但是小兒驚厥症狀表現出現時要注意治療,生活中怎樣護理小兒驚厥需要避免多種誘發因素。小兒驚厥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復發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