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寶寶在幼兒園受委屈了,該怎麼辦

寶寶在幼兒園受委屈了,該怎麼辦

  如果寶寶從幼兒園回來後情緒低落、行為異常,或者死活不肯去幼兒園;如果寶寶訴說在幼兒園受了委屈,這種委屈來自老師,不僅是責罵,甚至是體罰……你該怎樣找到正確的方法與老師溝通?

  案例:我家寶寶在幼兒園受委屈了……

  網友文澤媽:開學沒過幾天,文澤就表現出不願意去幼兒園,有天告訴我,老師打他手,我聽了以後,也沒全信,因為平時,當他不想做那件事的時候,他喜歡找各種理由不去做。今天我下班接文澤回家,走到樓下,文澤告訴我,媽媽老師打耳朵(應該是提,孩子不會說)。從放學到吃飯,我不停的問孩子,是提耳朵了嗎。還問他是哪個耳朵。他每次都告訴我說有,還說是左邊的耳朵。我現在不知怎麼辦,明天是找老師問清楚呢,還是去向園長反映,讓園長去調查事情的真相呢。

  網友靈兒媽:剛接到幼兒園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她今天打了靈兒的小手和屁股,好心疼哦!我嚴重的警告了她,不管怎麼樣,我不接受體罰小孩,畢竟寶寶才2歲半,我不希望造成她的心理傷害,即便是打得不重也不行!老師也表態說不會再打孩子,她說因為靈兒在課余時間老是爬到課桌上玩,還帶著小朋友一起爬,說了她她了不聽,軟硬都不行她才打的。我現在有心理障礙了,以後背著我到底還會不會打呀?一個班28個小朋友才2個老師1個阿姨,根本是照顧不過來才這樣的吧!哎,反正心裡很難受,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樣呢?

  網友們應對實招:

  1、不直接質問老師,但表明絕不接受體罰立場

  網友昊昊老媽:昊昊前段時間突然不想回幼兒園,哭鬧得厲害,問明原因後,才知道是被老師捏耳朵了。這舉動對給昊昊帶來的影響挺大的,連晚上做夢都哭,說不要捏耳朵。後來昊爸去接昊昊,他側面跟老師說了下,沒直接質問老師,而是跟老師說平時照顧昊昊辛苦了,說了昊昊這些天的情況及昊昊提到老師捏耳朵的事。最後表明立場,說如果昊昊有什麼做得不對,一定要跟我們說,這樣我們在家也可以及時糾正,但是我們家長不接受體罰。

  2、先理後禮

  網友dell586:聊了很多,主要是對於他們工作的苦跟累的理解,還跟她們講了媽媽們心疼孩子的心情,畢竟她們都沒結婚嗎,主要還說了孩子如果白天哭了,晚上睡覺就做夢也會哭,整個談話半個多小時,都是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後來沒在聽孩子說被老師打,我觀察應該也是沒有的。開始的時候孩子上學我都對老師說我把亮亮托付給你了,接孩子的時候我就說這孩子很累人吧?辛苦了之類的話。雖然咱的孩子是咱的寶,但是老師也是人家媽媽的寶,咱自己一個人看都累的要死,一個老師要看那麼多孩子不是更累?去年的教師節,我給老師買了禮物,哎,我也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不良風氣的參與者,但是我不得不承認,買了禮物後老師明顯對孩子上心很多。

  3、轉班或轉園

  網友含笑觀花落:如果是我,我會給寶寶換班或幼兒園,這樣的老師素質低,沒責任心,更沒愛心,叫家長怎麼放心!

寶寶在幼兒園受委屈了,該怎麼辦

  幼兒園老師的說法

  1、直接跟老師說

  網友betty2009525:我本人就是幼兒園老師,我個人認為選擇幼兒園和選擇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幼兒園不一定是收費高的,好的老師不一定就是學歷高的,幼兒園好的老師一大把,一般老師是不會打孩子的,家長在選擇老師是可以找一些和藹可親的老師。另外,你也別去找什麼園長,直接找老師好了,解決問題的根本也不會是在園長,這樣搞的關系也不好。家長也要和老師搞好關系,叫老師多費一下心,大部分老師還是很好的,家長和老師賭氣是沒有用的,所以你可以和老師說下我孩子怎麼不來幼兒園,把自己的感受和老師直接說,其實很多話說出來大家才明白的。

  2、家長與老師相互信任才能對寶寶幫助最大

  網友xuyanlaoshi:我是幼兒園老師,其實家長老師相互信任對孩子幫助很大的!有段時間,我們大班要求寶寶學習跳繩,有個寶寶不想跳就不肯來園,還說老師打他了。作為家長有兩種選擇:一找老師園長評理;二找老師了解寶寶在幼兒園遇到什麼困難,幫助他克服!冤枉了老師的話,傷害老師的感情,怎麼能讓老師無私的付出呢?一般現在老師都不會打小朋友的,批評幾句明天就會說老師罵我不肯上幼兒園。年齡越小,家長越不放心;中大班家長的心態比小班好!我的寶寶我讓她老師凶一點,現在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多差啊!現在的成人得到人文關懷了嗎?讓孩子逐漸學習自己去面對困難和挫折,這是我作為媽媽的希望。

  呱呱教如是說:擺正心態有效溝通

  對孩子-教給寶寶應對委屈辦法

  父母一定知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永遠是一個支持者的角色,無論他遇見傷害,或者挫折,要想一想,父母是不能替孩子做所有的事情的。對於小孩,父母應該把心放寬,小孩受任何的挫折,都是他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絕不是說偶然。如果這個小孩從小到大都很順對孩子是一件好事情?毫無疑問肯定不是。孩子受挫折父母的處理方式決定了孩子將來面對社會的態度。當你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的時候,他就是進入社會了,為什麼?因為他得承受被別人忽視,承受被別人誤解,還得承受別人批評他,或者別人不正確的批評他。所以家長看到孩子受委屈,第一項任務不是跟老師講,是跟你的孩子講,是教給孩子遇見這樣問題的解決辦法和心態,比跟老師交流更有用。

  對老師-相互尊重才能有效溝通

  父母對現在的老師要求有點高,因為他就是要關注我的孩子今天中午是不是沒睡好覺,我覺得把這種過於大的責任怪到老師頭上,老師實際上是做不到的,老師的任務是保證孩子的安全,另外教給孩子應該教給他的事,比如做人最起碼的交往方式,在群體中大家應該有的交往生活等。父母跟老師交流的過程當中,一定不要想老師應該為我孩子做什麼。如果老師跟家長的交往很難受,一定會影響到帶孩子的情緒,老師會有情緒,作為父母自我保護很好的方式,應該用一種很溫和的方式去把這種情緒調解好。所以父母如果怕別人對你孩子不好的時候,通過你自己的行為都能做到,這種配合是人與人的尊重,你先不要想說別人對你不好,別人對你的孩子不好,你得想他為什麼會對我的孩子不好?我用什麼樣的方式改變這種現狀,所以我認為你先不能想說他肯定對我孩子不好,就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因為老師也都是人,一旦你是很真誠的態度,或者你是一種很好的角度去跟大家溝通,人和人溝通就會變得容易多了。

  上幼兒園是每個寶寶的必經階段。從選幼兒園開始到寶寶進入幼兒園,上幼兒園的萬裡長征只開始了第一步,其後的適應過程更需要寶寶和家長共同面對。無論什麼時候,家長對於寶寶情緒的安慰和科學的引導是最重要的,如何與老師之間架起真誠信任的橋梁還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怎樣才會趕走鵝口瘡?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至的一種口腔疾病。  多見於新生兒、嬰幼兒、營養不良以及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兒。  其特點是在口腔黏膜,從兩頰開始,牙龈、舌面、上颚、甚至咽部出現白色點狀的白膜,樣子很象奶塊,

小兒驚厥的急救與護理體會有哪一些

驚厥是兒科常見急症,多見於嬰幼兒。高熱驚厥占兒童驚厥的30%,主要由於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其分析、鑒別、抑制能力較差,突然高熱刺激在大腦內引起強烈的興奮與擴散,導致神經細胞突然異常放電所致。其他如中樞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