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孩子在兩三歲時,其自我意識逐漸形成,他們會提出“我自己來”、“我自己做”的要求,並躍躍欲試地嘗試著做每一件事,這是孩子心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正常現象。可是許多父母生怕他們做不好,總是包辦代替,從而剝奪了孩子學習與鍛煉的機會。當孩子到時候什麼也不會做或什麼也做不好時,卻又受到父母的指責與埋怨,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作為父母,應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獨立意識的增強,通過各種方式以實際行動給予孩子支持,如對孩子表示信任、讓孩子擁有獨立的空間、給孩子支配時間的自主權、尊重孩子的選擇、善待孩子的朋友等等。
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孩子除了吃好穿好的需要外,還有渴望得到尊重、渴望獨立自主、渴望自由創造的需要。尊重孩子,就要把自由和獨立還給孩子,讓孩子自主選擇,自由探索。
遵循孩子成長發展的自然規律。無論是孩子的生理還是心理發展,均有其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然而,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學習好、工作好、生活好。受此心願的驅使,我們越來越急切地想讓孩子提前學習各種文化知識,以便他們將來進入小學後,學得更好一點,更輕松一點,將來走得更順利一些。但是,如果違背了孩子發展的自然規律,往往會把事情弄得很糟,這樣不僅達不到父母的預期效果,還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
那麼,家長尊重孩子還需要謹記哪些細節呢?
家長尊重孩子的細節
認真聽取孩子想要告訴自己的事情;孩子對你講話時,不要表現得那麼不耐煩。
放手讓孩子們做他們自己的事情,包括處理小朋友們之間的矛盾;家長盡量不要插手孩子們自己能解決的問題。
每周都要抽出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玩樂、聊天;不要因為工作忙而忽視了孩子的存在,你該不會比美國總統還要忙吧!
愛孩子之所愛,甚至喜歡聽孩子最愛唱的歌、最愛看的動畫片,參與他們之間的游戲;不要認為這都是孩子們游戲,更不要擔心別人說你不成熟。
表現出對孩子做的事情非常感興趣,並積極參與進來,不要對孩子們非常熱情做的事情視而不見。
每個孩子都會有他的閃光之處,學會賞識孩子的才能;不要吝啬那些表揚的話語。
盡量稱呼孩子的名字全稱,給他一種獨立的感覺;不要稱“小兒”、“妮兒”,尤其當著他們同伴的面,把他們當成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鼓勵孩子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即使不成熟,讓時間去給他辨別真偽,那樣可以讓孩子們從中增長才干,吸取經驗教訓;家長不要一語道破結果,那樣會使他們沒有成就感。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隱私;不要以種種理由翻閱孩子的日記本、抽屜、QQ聊天記錄和Email信件。
讓孩子們把所要表達的思想或闡明的觀點說出來;不要隨便打斷孩子沒說完的話,對與錯,都要讓他說下去。
答應孩子的事情,務必要實現,不要言而無信,否則不僅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並且會言傳身教地誤導孩子。
![]() |
勿用抗生素治療嬰兒腹瀉
當今,由於抗生素在兒科臨床的廣泛使用,因細菌感染的腹瀉病已有所減少,而由病毒所引起的嬰幼兒腹瀉就顯得頗為突出。其中以輪狀病毒所致的嬰幼兒秋季腹瀉最為典型。該病以全球性、季節性、流行性和自限性為特征。臨床多發於深 |
![]() |
對孩子的適當強制是教育必要之“惡”
關於孩子的快樂成長有一個大的誤區:把快樂局限在學習輕松、無憂無慮的層面,局限在愉快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一些家長常說的話是,孩子只要能夠快樂幸福就好。問題是,要讓孩子今天快樂很容易,但要讓他未來也快樂幸福就有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