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寶寶有分離焦慮症 媽媽該怎麼做

寶寶有分離焦慮症 媽媽該怎麼做

  這種分離焦慮是寶寶情緒的極端表現,讓媽媽既窩心又煩心,不知道該怎麼緩解寶寶這種分離的不安和恐懼。

  寶寶6個月後就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1歲半左右這種情況達到頂峰,等到寶寶長大上幼兒園後,分離的探索越來越多,焦慮感才會逐漸減少。媽媽們要正確認識寶寶的“分離焦慮”,才能幫助寶寶更快獨立。

寶寶有分離焦慮症 媽媽該怎麼做

  分離焦慮是親子依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親子依戀是指寶寶對家人的依戀對陌生人的害怕,尤其是對特定養育者(比如,媽媽或奶奶)的依戀。親子依戀有群體層面也有心腹層面、小團體層面,媽媽是寶寶依戀的核心人物,和媽媽稍微的分離會給寶寶帶來強烈的不安全感,所以寶寶親子依戀發展必然要經歷這個焦慮階段,屬於寶寶成長發展的正常現象,說明寶寶已經超越了依戀的第二個階段,要進入第三階段了。

  分離焦慮反映寶寶認知能力發展階段

  寶寶6個月後思維能力就進步了,預期事情比以往更有效,也能通過新的能力改變自己想要的事情,比如媽媽坐出拿包包要出門的動作時,寶寶就意識到要和媽媽分離了,就會抓住媽媽或者直接大哭大鬧,以此阻止媽媽的離開。而6個月前的寶寶簡單的認知能力是不會意識到媽媽分離前動作的後果,所以沒什麼分離焦慮可言。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分離焦慮說明寶寶比以往更聰明了。

  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決定分離焦慮強度

  當寶寶對客體的認知發展到無論它是否在視線內都意識到客體還是存在的這個階段時,即使媽媽不在寶寶眼前,寶寶也認識到媽媽不是“消失”了,她等會就會再回來的,這個階段寶寶的分離焦慮就會比較少了。

  不過,如果寶寶不知道媽媽的離開是去哪裡時,還是會有強烈的分離焦慮,比如媽媽從客廳到廚房煮飯,寶寶不太會關注,但是當媽媽拿著包准備跨出家門時,寶寶不知道媽媽要去哪裡,就會產生不安和恐懼。

  和有分離焦慮的寶寶輕松說拜拜

  在中國,大多數孩子都是有祖輩照料的,大概只有11%的孩子是完全由爸爸媽媽自己照顧,職場媽媽面對有分離焦慮的寶寶,出門前要輕松的和寶寶做個愉快的告別:

寶寶有分離焦慮症 媽媽該怎麼做

  1.媽媽不必過於緊張寶寶的分離焦慮,為寶寶的焦慮傷心會加深寶寶的依賴,要相信孩子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2.沒有什麼立竿見影的妙招可以立刻消除寶寶的分離焦慮,要耐心的幫助寶寶走完這個過程。

  3.可以為寶寶准備一些柔軟的玩具,這類玩具的觸覺有助減緩寶寶的焦慮。

  4.出門前提前告訴寶寶自己的去向,讓寶寶有心理准備。

  5.和寶寶有一個愉快的告別方式,比如抱一抱寶寶,說再見,告訴寶寶要上班了。

  6.和寶寶告別後不要“一步三回頭”,那會給寶寶暗示其實你也很留戀他,寶寶的分離焦慮又會出現。

  7.和寶寶分離又見面後要更親熱,甚至可以買些玩具當做“見面禮”,那樣寶寶就會知道媽媽很愛自己,還會帶禮物回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生活中提高孩子智力的七大方法

怎樣通過訓練提高孩子智力孩子從出生一直到25歲,大腦的各種功能才發育健全,並不是一生下來就不能改變了,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的智力發育有障礙時,不要失望和放棄,完全可以通過科學的心理訓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智力水平。

小學生學校恐懼症案例分析

學校恐懼症是通過明顯的焦慮和軀體症狀的結合而體現出來的對上學的非理性的緊張和恐懼。從專業角度來看,學校恐懼症並非真正的恐懼。  因此,也可稱為學校拒斥,其病理根源,往往深深地植根於病態的母子關系。往往由於母親需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