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孩子“粗心”,怎麼辦?

孩子“粗心”,怎麼辦?

  小宇是我們繪畫樂園的老會員,他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最近,小宇媽媽向樂園老師反應"小宇最近丟三落四的毛病越來越嚴重了。今天給他買的文具,明天就找不到了;經常做作業的時候找不著課本或作業本;我每天檢查他作業的時候,總能發現不是這裡漏一個數字,就是那裡缺一個標點;考試的時候也一樣,經常因為粗心而失分。我們和老師都說過他很多次了,還是沒用。一直這樣下去,以後怎麼辦?"

孩子“粗心”,怎麼辦?

  粗心,是孩子常見的毛病。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於孩子沒有耐心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另一方面,可能源自父母過於唠叨或過度包辦孩子的事情,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要改變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家長要對孩子的粗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很多家長和老師習慣以成績來判斷孩子的好壞,聰明與否,導致許多平時注意力正在發展的孩子都被貼上"粗心"或"笨孩子"的標簽。這不僅增加了孩子的負面自我認識,還容易讓孩子對自己丟三落四的行為找理由,甚至自暴自棄。此外,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關注"認真",及時肯定孩子"認真"的行為,當孩子"粗心"時,以平和的心態引導孩子怎麼做才是"認真"。

  其次,家長要與孩子共同分析粗心的原因,並協商具體的改變計劃。

  對於家長認為孩子的粗心行為,家長應該盡量讓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等孩子實在想不出再提供意見。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如果在討論過程中孩子的情緒變得十分煩躁,家長萬不可強迫他們,待孩子情緒平穩了再做善意的引導,最後共同探討應對的方法。

  再次,家長要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個人空間。

  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專屬的,相對安靜而不易受打擾的個人空間。家長也可有自己的個人空間,並與孩子約定,在對方做事情的時候,盡量不要打擾對方。家長以身作則,更有利於孩子養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

孩子“粗心”,怎麼辦?

  最後,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耐心。很多孩子粗心,主要是因為耐心不足。

  特別是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由於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除非興趣使然,否則很難對一件事情產生耐心。因此,家長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來培養孩子的耐心,如可以通過引導孩子講述繪畫的故事情節,讓孩子把沒有完成的畫畫完等等。此外,家長還可通過與孩子共同進行有點難度的任務或游戲,如做航模、組裝家具、換盆栽等,在增進親子關系中培養耐心。

  孩子的點滴都牽動著家長的心,而家長的每次改變也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讓我們跟孩子一起拋掉"粗心"的標簽,養成"認真"與"耐心"的品質,讓孩子擁有更好的人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飲食習慣中的“7要”

1.要吃多樣化食物  世上無任何一種食物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必須吃多樣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會妨礙我們獲得全面營養。有些孩子僅僅對個別食物有所挑剔,家長可從同一食品組選擇其他食物代替,但嚴重的挑食

家長該怎樣對付“小磨蹭”?

一次在幼兒園講完課之後,一位母親走上前來,皺著眉頭對我說:“我的女兒做什麼事情都特別磨蹭,做游戲、穿衣服、吃飯等活動都比同齡的孩子慢很多,效率特別差,怎麼跟她講道理她都聽不進去,只有跟她嚷嚷的時候,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