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家長要學會做孩子的“容器”

家長要學會做孩子的“容器”

  煩惱:

  “我現在都不知道怎麼教孩子了!”張女士的兒子正在上小學三年級,對於兒子,她感覺到很無助:兒子從上一年級開始就經常被老師喊家長,不是甩東西甩到別人,就是撞到別人,要不上課做小動作……連續不斷,上學三年,媽媽爸爸成了學校裡的常客。

家長要學會做孩子的“容器”

  張女士剛開始沒重視,認為孩子終究是孩子,總歸是不完美的。但是隨著成為學校的常客,媽媽心情也變得挺糟糕的。現在媽媽從學校回來,有時候會忍不住問兒子:“你今天在學校表現怎麼樣?老師今天說你……”兒子這時候的表現總是很委屈:“我沒有這樣做……”媽媽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談心才有用。

  在教育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每位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自然當孩子進學校學習後,老師深感責任重大,於是會密切關注孩子的行為,及時反饋給家長這些內容,希望和家長能共同教育好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先感知家長的期待,將家長的期待轉化為對孩子的期待。當遭遇挫折的時候,教師內心湧起的無助感會迫使教師求助於家長。溝通過程中教師會將這種無助、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家長。所以大部分家長被教師喊去後總感覺到不舒服。

家長要學會做孩子的“容器”

  回到家中,家長會和孩子溝通,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家長是孩子的容器,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先不問對錯,先問今天發生了什麼,孩子的感受是什麼,孩子怎麼看待事情等。我們要努力傾聽孩子的心聲,提供給孩子自由表達的機會。當孩子把委屈和不滿安放在家長這裡,孩子就可以輕松探索:我怎樣做才能更好,媽媽希望我怎麼做呢?如果家長是個無法承接住孩子情緒的容器,家長就可能將這些壓力和情緒直接潑給孩子。人格還沒完全成型的最脆弱的孩子就會成了最後的承接者。如果孩子自身沒有能力處理這些,這些引起的情緒和不安就會潛抑到無意識中,變成無處安放的“調皮鬼”,孩子就有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沖動等症狀。其次,我們才可能引導孩子或者和孩子探討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破解常見行為現象--扔東西

孩子行為現象扔東西的成因  孩子拿到東西就扔,大人給他撿起來,還會再扔,並樂在其中。一般發生在八九個月之後。  孩子進入八九個月之後,正在逐漸發展出區分自身動作和動作對象關系的能力,到了十一二個月時,他就很容易

寶寶夜間多汗,這五種情況是生理性多汗

許多媽媽在護理寶寶時都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晚上睡覺,不給我家寶寶蓋東西,一摸她頭上全是汗。而我都沒感覺很熱。出汗多是不是因為缺鈣?  五種情況下兒童屬於生理性多汗  小寶寶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見的,並非都是體質虛弱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