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解讀被忽略的兒童心理秘密

解讀被忽略的兒童心理秘密

  沒有任何悲劇比孩子自殺更令人痛不欲生的了。專家指出,對於兒童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干預會引起嚴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礙,影響兒童適應社會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學業成績,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

解讀被忽略的兒童心理秘密

  沒有任何悲劇比孩子自殺更令人痛不欲生的了。而兒童的試圖自殺行為,很多時候普通人是看不出來,認為“孩子不會自殺”。殊不知這種無意的漠視,恰恰成為兒童自殺的“土壤”。據中國官方公開報道的一組數據表明,中國是世界上兒童自殺第一大國。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自殺或者“准”自殺行為逐年增多。父母在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視更顯得尤為重要。

  兒童心理健康標准,專家介紹,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應該具備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

  (3)能學會與周圍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與合作、尊重別人、樂於助人;

  (4)能自我接納,有自制力,能積極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困難,適應環境;

  (5)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全的人格。

  其實,不少孩子在幼兒期或學齡前期就出現了心理異常,只是表現比較輕微,沒有引起家長的注意,孩子上學讀書後,這些心理疾病影響了學習成績,家長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般來說,兒童出現心理問題會在情緒、行為及生理方面出現異常變化,這些外在表現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號。

  兒童心理異常的典型表現

  兒童出現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情緒表現:恐懼,焦慮,不願上學,容易生氣,想輕生(認為活著沒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覺,興趣減少或多變、情緒低落)等。二是行為表現:離群獨處,不與同年齡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語,少動,精神不集中,有暴力傾向、逃學、偷東西等行為。三是生理表現:頭部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厭食或貪食、早醒、入睡困難、耳鳴、尿頻甚至全身不適,而軀體檢查及實驗室檢查又沒有軀體疾病。

  專家指出,對於兒童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干預會引起嚴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礙,影響兒童適應社會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學業成績,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因此,家長要多了解兒童心理特點及有關心理疾病的知識,並對孩子的智力水平、興趣愛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不能盲目攀比、模仿,還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氣質類型及特長興趣因材施教。

解讀被忽略的兒童心理秘密

  最重要的是對孩子的期望應有適當的水平。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學校教育工作的全過程中,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學會認知、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做事、學會生存”作為對孩子的終身教育目標,點點滴滴、持之以恆,讓孩子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能健康成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寶寶發生異常,何時該去看急診

年輕的家長面對寶寶發生異常情況時,常常會手足無措,有的一個晚上跑三四次醫院,小孩子卻沒什麼大問題;有的憑有限的醫學常識,胡亂弄一些藥物應付了事,又延誤了病情。那麼,發生哪些情況應送寶寶去醫院急診呢?  小孩子如

麻疹疫苗接種人群和注意事項

麻疹疫苗接種人群  8月齡以上的易感者:初免年齡為8月齡,再免疫年齡為7周歲。也可8月齡初免,1.5-2歲再免疫1針以減少初免失敗的易感者。  病例發生後的應急接種:其對象是病人活動范圍的易感者。流行地區接種率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