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恐懼感的危害

恐懼的心理會對幼兒產生輕重不同的影響。輕度的恐懼不會有明顯的影響,常常會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中度的恐懼會成為幼兒的生活障礙,或者留下心理陰影。重度的恐懼則會導致做噩夢,發燒,呆滯,甚至休克,影響到幼兒的發育。
恐懼也有一定的意義。對於危險事物的恐懼,是一種適應性的保護自己的本能反應,對幼兒來說是有益的。但對毫無害處的動物、植物或自然現象、虛幻幻想形象的恐懼,則只能使幼兒縮手縮腳,膽小如鼠,甚至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
由此看來,寶寶恐懼感的危害是很大的,要如何克服呢?
寶寶恐懼感的克服方法
不要懲罰或嘲笑孩子的膽小,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正確的應是承認孩子害怕的東西確實存在,這樣,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恐懼,也就會相信你的勸慰、解釋,才能解除恐懼的心理。
教育孩子不要掩飾害怕。有些孩子往往會否認自己害怕,這是孩子常用來對付恐懼的一種方式,但實際上,越是這樣,孩子自己越是恐懼。爸爸媽媽應該讓孩子說出恐懼的具體內容,讓孩子解除心理上的羞恥感,並逐漸克服恐懼心理。
平時爸爸媽媽要注意不要強刺激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你不聽話,大灰狼就會來把你吃掉”、“你不吃飯,就把你關到黑屋子裡去”等等的話來嚇唬孩子,
爸爸媽媽可以講授有關知識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如有的孩子害怕雷電,爸爸媽媽可以給他講解有關雷電的知識,雖然孩子不完全懂得,但他會減少恐懼,感到安全。

利用孩子的愉快情感來克服恐懼心理,應經常讓孩子參加游戲、去公園玩等活動,產生愉快情感吃大鍋飯服恐懼心理。同時,還可以鼓勵孩子用講故事、繪畫等活動,講出或畫出自己最害怕的東西,把內心恐懼表達出來,渲洩出去,從而解除恐懼心理。
寶寶有恐懼感怎麼辦?家長要有耐心,利用科學的方法來幫孩子克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