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成學齡前兒童攀比心理的原因

1、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幼兒攀比心理提供經濟基礎。過去經濟較落後,人們連生活都難以維持,哪裡會存在攀比?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哪個做父母的會不疼愛自己的子女、不想讓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別人漂亮、時髦呢?一些家長本身也不願落後於別人,孩子想要什麼都盡量的滿足,自然會給幼兒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
2、家長的這份溺愛,為幼兒的攀比滋生了依賴。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茁壯成長。超凡脫俗,把自己的子女當作掌上明珠,兒女要什麼就給什麼,甚至以自己子女與別人相比來顯示自己有身份有地位。過分的溺愛與遷就、嬌生慣養,會讓幼兒滋生攀比心理,產生依賴。
3、幼兒天真幼稚的天性為攀比提供心理基礎。幼兒天真無瑕,心靈純潔,模仿能力、好奇心較強,易教易懂易模仿,是學知識學本領的時期,但幼兒未能辨別是非曲直,真善美丑,什麼都跟著學,因此,這種幼稚的天性為幼兒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礎,常為父母所忽現。
4、家長的自卑心理,是導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家長經濟不太寬裕,或下崗了,怕自己的孩子受人欺侮,讓人瞧不起,當孩子說××有什麼東西時,父母便迫不急待為自己的孩子買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這也是導致孩子產生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
想要消除學齡前兒童攀比心理,家長要怎麼做呢?
二、消除學齡前兒童攀比心理的方法
1、家長以身作則。一忌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來比。很多父母在訓導孩子時,常會拿別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較,這樣的刺激只會讓孩子消極,並催生攀比心理。每個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長環境都不同,也沒有什麼可比性。二忌大人之間比較。不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現等去跟別人比較,要影響並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跟自己比,學會拿自己的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
2、教孩子用錢,學會“理財”。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念,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標准。給孩子買東西時由孩子自己來付錢,讓他學會記賬,了解自己的索取與父母的付出。這不僅能讓孩子懂得感恩、節制消費,還能培養其家庭責任感。

3、轉移孩子攀比的焦點,將攀比轉化為動力。當孩子與別人攀比時,首先說明孩子的心理開始有競爭的傾向了,想達到別人同樣的水平或比別人更好。如果抓住這種心理,把孩子攀比的焦點轉移到游戲、學習、創造、良好行為等方面,這會大大有助於孩子的心理發展。同時,也可以將攀比化為動力,讓孩子設法滿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等良好的心理品質。此外,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了解認識更多東西,培養孩子對於文學、藝術、自然的興趣。孩子的關注點轉移了,就不會局限於與伙伴物質方面的攀比了。
家長在幫孩子消除攀比心理的同時也要以身作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