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中小學生女強男弱明顯

“現在中小學女生成績普遍好於男生,女強男弱非常明顯,連以前男生比較強的實驗、計算機等傳統項目,都已經不如女生了。男孩危機要引起重視了。”今年全國兩會上,王榮華公開為“男孩”叫屈。
著名青少年問題專家孫雲曉(微博)曾出版了《拯救男孩》一書,他在書中列舉了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數字,印證著男孩的“節節敗退”:2006—2007年、2007—2008年連續兩個年度全國約5萬名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中,大學女生人數均為男生的兩倍左右;與此相對應,男性青少年網民上網成瘾比例為13.29%,女性為6.11%;
記者采訪發現,“男生在各級各類教育中的學習成績,正在漸漸落後於女生”的現象的確存在。在小學,班干部、三好學生以女生居多。在中學,一些校長介紹,“女生多的班級,整體成績及各項表現優於其它班級。”不過,一些接受采訪的武漢中小學校長卻並不把這歸咎於“男孩危機”。
校長:不認同“男孩危機”說法
“其實,男孩和女孩的這些差異一直是存在的。這不是危機,是正常現象。”武昌積玉橋學校校長祝正洲說:從成長發育角度看,中小學中同齡的男女生相比,女生普遍要早熟一兩年,她們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自理能力都要好一些;現行的中小學教育體制還是以應試為主,女生的記憶力好,能靜下心學習,所以考試成績就比較好,而大學考試仍沿用了應試體制,所以女生在大學也有一定優勢。
對於男孩“節節敗退”的說法,一些校長也不認同。“文科班級女孩子的成績相對要好,理科班的男生同樣有非常拔尖突出的。男女生整體表現,在我們學校還是比較平衡的。”省實驗中學校長董有建說。
武昌梅苑學校副校長高建防介紹,從該校近幾年的中考(微博)數據看,男生和女生的成績表現大體差不多,而且男生還占有一定優勢,“有些男生運動能力特別強,天天打球,但成績一樣很棒。”
省特級教師、武昌解放路小學校長孫民認為“男孩危機”說並不客觀:因為性別差異,逆反期的男生容易引起成年人的反感和忽視,所以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遭遇了更多挫折。
專家:“危機”不僅是教育問題

“我覺得單憑成績好壞這個衡量標准,來提‘男孩危機’不妥。”全國初中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武昌糧道街中學校長王朝文認為,這是“應試危機”,“只能說現在的應試更適合女生,男生比較占優勢的動手、實踐等方面的能力,通過現在的書面考試方式往往難以檢測出來,而且男生的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很多在工作中才有所體現,比如服裝設計師、廚師,我們通常認為應該是女生干的工作,但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是男生做得比較好。”
為何近幾年提出“男孩危機”說的人層出不窮?華中師范大學(微博)教育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塗艷國分析,這與現在“更多男生不夠陽剛”有關。“現在有些男生存在女性化傾向,但同時也有一些女生表現出男性化傾向。這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與社會大環境相關,比如一些娛樂節目、娛樂明星的影響,且父教缺失與母親溺愛導致男孩不夠陽剛。但從人的發展來看,當男生進入社會以後,就可以很快地適應社會,這不是很嚴重的問題,不必過分強調。”
不過塗艷國認為,“因性施教”非常有必要:應該探索新的教育評價機制,讓男孩的優勢在學習中也能夠得到認可;研究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學校應該尊重男孩喜歡競爭、對抗、刺激和實驗等的興趣差異;在師資上,國家政策要鼓勵男教師多進入幼兒園和小學,改善教師性別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