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彭麗媛助殘日看望孤獨症兒童 孤獨症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彭麗媛助殘日看望孤獨症兒童 孤獨症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據了解,今年全國助殘日活動的主題是“關注孤獨症兒童,走向美好未來”。在北京市殘疾人康復服務指導中心,彭麗媛仔細聽取專家關於孤獨症康復的情況介紹,並觀摩孤獨症兒童的康復評估、結構化教學課以及幼小銜接課。彭麗媛與孤獨症兒童家長親切交談,詳細了解孩子們的基本情況、康復效果以及遇到的困難,鼓勵他們充滿信心,相信未來生活會更美好。

  在報告廳,彭麗媛觀看了孤獨症兒童的繪畫創作和作品展示,並與孤獨症兒童共同完成畫作《向日葵》。孤獨症兒童向彭麗媛贈送了自己的繪畫作品。隨後,孤獨症兒童表演了鋼琴演奏《夢中的婚禮》和朝鮮族舞蹈《喜悅》。

彭麗媛助殘日看望孤獨症兒童 孤獨症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活動結束後,彭麗媛還與孤獨症兒童合影留念,並向孩子們贈送了禮物,祝他們早日康復,快樂成長。

  據了解,孤獨症又稱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神經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社會交往障礙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孤獨症致病原因不明,但人數卻一直呈增長趨勢。

  進公辦康復機構要等3至5年

  市殘聯康復部負責人介紹,本市孤獨症兒童發現人數增長迅速,以康復在訓的孩子推算,孤獨症兒童數量約在上萬名。為了幫助孩子康復,目前本市0到6歲的孤獨症兒童每年可以享受北京和中殘聯提供的4.8萬元康復補貼,可實現基本康復項目全免費。

  目前,全市的孤獨症兒童早期篩查以兒童保健網絡為基礎,評估診斷主要以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安定醫院和北京兒童醫院為主導。本市專門服務孤獨症兒童的康復機構共13家,僅具有收訓1600名孤獨症兒童的康復服務能力。本市唯一一家孤獨症公辦康復機構——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中心,排隊等待康復訓練的孩子超過160名,要等3到5年才能進入,許多家長不得不選擇其他私立康復機構。

  據介紹,市殘聯正在研究將符合條件的孤獨症兒童納入社會救助、兒童福利和殘疾人優待政策范圍,現有教育教學資源也將接收孤獨症兒童,保障適齡兒童入學,後期還將針對孤獨症兒童進行單獨的課程設置,增加特教教師等,讓孤獨症兒童也能與正常孩子一樣受教育。

彭麗媛助殘日看望孤獨症兒童 孤獨症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延伸:孤獨症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孤獨症的檢查項目1.兒童期孤獨症評定量表(CARS)

  由專業人員對患兒進行評估時使用,該量表共15個條目每個條目按1-4每0.5分為一級的七級評分,1分為正常,4分為最嚴重,累計計算總分CARS總分≤29.5分為正常;CARS總分為30-36.5為輕-中度孤獨症;CARS總分≥37分為重度孤獨症。

  孤獨症的檢查項目2.腦電圖或腦地形圖

  腦電圖檢查異常率在10%-83%,由於一般腦電圖的解釋標准和選取的樣本不同,故存在較大的差別。一般來說,導聯越多,異常率越高。腦電圖異常者一般為智商較低者,智商受損越明顯的孤獨症,出現腦電圖異常和癫痫的概率也越高。但有大約20%-40%的患兒在青春期前出現癫痫,腦電圖可能未見異常。

  孤獨症的檢查項目3.SPECT單光子發射計算機體層攝影術

  SPECT可以檢測腦血流情況。孤獨症患兒SPECT檢測發現,大腦血流灌注異常,陽性率達75%。主要表現在大腦皮質,小腦和皮質下多處結構,集中在皮質的額,颞葉,以左側額葉最為常見。同時海馬回局部血流灌注減少。

  孤獨症的檢查項目4.腦干聽覺誘發電

  孤獨症患兒的腦干聽覺誘發電位是異常的。從I---V波都有異常報道,異常率高達20%--60%。顯示孤獨症患兒存在聽覺缺陷,腦干傳導時間延長,提示腦干功能改變可能是影響孤獨症症狀的原因之一。腦干功能的障礙會導致向大腦傳遞通路的損害,這可能是造成孤獨症患兒在認知,社會和語言能力等方面異常發育的原因之一。

 

  精彩推薦   育兒新知| 寶寶睡覺時翻白眼正常嗎?   兒童心理| 孩子有心理問題怎麼辦   兒童用藥| 寶寶經常吃藥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疾病治療| 孩子出現眼睛浮腫三大原因要重視   媽媽關注| 吃安撫奶嘴要比吃手指好 點擊查看更多兒科資訊精彩內容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兒童具有攻擊性的真正原因

    有研究證明,挫折是引起孩子攻擊性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嘗試、努力遭遇失敗或者受到別人侵犯的時候,最容易爆發攻擊性行為。比如,孩子正聚精會神地玩的時候,別的小朋友

兒童不宜多吃的9種常見食物

1、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體內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吸收而排出體外。兒童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鈣和鋅,如果體內缺乏鈣和鋅,不僅可導致骨骼、牙齒發育不良,而且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2、桔子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