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都會哭。人呱呱落地,第一件事情就是哭。
小嬰兒不會用語言來表達需求,只會用哭聲、用表情、用動作來顯示。因此哭是很正常的。
小嬰兒的哭,有多種意涵:有肚子餓的哭,有不舒服的哭,有生病的哭,有害怕的哭……
一般而言,嬰兒如果剛喝過奶、也剛換過尿片,卻發出哭聲,大人通常會認為:千萬不要去抱他,以免把孩子寵壞了。
不要放任不管
然而,有研究顯示,當嬰兒哭泣時,如果爸媽完全放任不管,嬰兒將逐漸對外界的互動失去信心,認為哭也沒用,結果在成長過程中會變得比較退縮不安。
所以,當嬰兒發出哭聲時,如果爸媽帶著笑容靠過去,發出輕聲細語,或者再玩勾勾小指頭游戲等,嬰兒會在和爸媽良好的互動中得到安全感,成長過程中會變得比較積極樂觀。
孩子慢慢長大,他們的哭聲會越來越多變化:
有受委屈的哭。
比如說:兄弟姊妹間起爭執,弱勢的一方常認為受到欺凌;父母親處理事情不公平,又不願聽他說解;被同伴欺負,不敢跟老師說,或跟老師說,老師誤會他……
有勒索式的哭。
二○○八年三月的某一天早晨,皮弟在出租車上說:“我超喜歡我爸爸,因為他會買大玩具給我。阿公、阿媽都是買小玩具。昨天我媽媽沒有買變形金剛,所以我一直哭,一直哭……”
“為什麼要用哭的呢?”我問。
“因為用哭的比較快有玩具!”他露出慧黠的表情。
有不想做某事的哭。
小朋友正在興高采烈地玩,或專注神情於熒光幕前,而大人催促著出去或做某事,小朋友不想被打斷,因此哭。
有傷心的哭。
了解哭聲代表的意義
不管是哪一類的哭,都不要等閒視之,一定要通過了解,他們是為何而哭?這些哭聲代表何種意義?然後適切而有效地作出響應。
如果是委屈的哭,最好要小朋友暫時停止哭,讓他把委屈與不平講出來,然後大人去分辨,想辦法一起把問題解決。這中間一定要公平,不可讓另一位小朋友又感到委屈。
如果是勒索式的哭,大人要先自我檢討,不要再被小朋友的淚水勒索,同時明確地告知買與不買、送與不送、送的預算等處理原則。
很多家長把送禮物當成一種義務,不送變成不守信用,而忘了送禮應該是一種意外之喜。小孩如果對禮物期待過高,往往失望會很大;如果他沒有期待,好像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一般,一個簡單的玩具,他就可以很雀躍了。
如果是小孩不想做某事的哭,我建議大人要他們做某事時,應該要先提醒,等會兒他們要停下手邊的游戲,改做某事,並且給予時間的界限,並且在時限快到時,再提醒一次。有了這般提醒和心理准備,他們應該比較可以接受。
不管什麼形式、類型的哭,大人一定要容許他們可以哭出來,千萬不可以用威脅的口吻要他們停止哭,否則哭聲雖然停止,飲泣卻依然存在,對解決他們的問題並沒有幫助。
需知哭泣也是一種治療的方式,人在哭過以後,心靈可以慢慢沉澱,情緒也可以慢慢撫平。重要的是適時拉拔他們一下。
![]() |
寶寶睡覺流口水是怎麼回事?
寶寶睡覺流口水是怎麼回事 流口水在嬰兒出牙期較明顯,這個時期口腔是嬰兒獲得滿足的重要器官。唾液增多會減輕齒龈的疼痛感,口水增多是生理現象,不是疾病,沒必要治療,只注意護理就可以了。流口水的狀況到寶寶年齡稍長、 |
![]() |
小兒便秘知多少
引起小兒便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飲食因素:飲食中蛋白質含量過高使大便呈鹼性、干燥,次數減少。食物中含鈣多也會引起便秘。2.習慣因素:由於生活沒有規律或缺乏定時排便的訓練。3.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很多小孩不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