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如何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

如何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

  七歲的小男孩兒文文自幼表現出對色彩的興趣,由此拿著筆在家裡到處亂畫,大人制止的語言對他就像耳旁風,媽媽生氣之下想使用“武力”,孩子卻哭鬧得更凶。“明明是孩子做得不對,可管淺了孩子不聽,管深了又怕阻礙孩子個性的自由發展。”文文的媽媽無奈地說。

  到底怎樣才算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規律呢?怎樣做才能為孩子的成長營造出良好環境呢?“游戲是孩子的天職,孩子做的都是對的,大人都要從正面去鼓勵。”文文的母親自認為教育思想還算先進,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文文的母親發現自己陷入了迷惘的境地:“我對他幾乎是百依百順,他卻‘變本加厲’。小家伙現在不但不肯聽大人話,壞習慣好像也多起來了,在家喜歡到處找東西扔,電視裡看到什麼好玩就非要大人買給他,到外面還喜歡賴在地上大哭大鬧要我抱。”一直對孩子“言聽計從”的文文媽媽現在很納悶,自己是不是該那麼“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個性發展?

如何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

  其實,文文媽媽已經陷入了一個教育誤區,“棍棒教育”、“嚴厲管教”確實早已是上個世紀的詞匯。尊重孩子,鼓勵他們個性的自由發展應該是教育觀念的主流。不過,個性的發展需要一個方向,在這樣一個大框架內可以讓孩子去自我體驗,自我成長。因此,在孩子三個月大的時候,家長就應當在適當時候讓孩子知道他們的某些行為讓別人“生氣”了。如讓孩子過分“自由發揮”,不僅可能影響他們的正常成長發育,更可能導致孩子形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個性。

  現在有不少“任性孩子”,家長和孩子共同玩耍時,小孩子在前面“橫沖直撞”,大人則尾隨其後不斷收拾殘局。玩積木游戲時,才幾分鐘,積木就被踢得一塌糊塗,大人們又“乖乖”地幫孩子搭好。一位剛剛滿三歲的小女孩兒的母親說:“有時也知道這樣做對孩子成長不利,但自己工作忙,等於放棄了與孩子的溝通,有時沒法掌握兒童心理和需求,對孩子的種種無理舉動不好把握,輕易不敢做出生氣的表示。”

  不少家長由於工作繁忙,缺乏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加上本身科學的育兒經驗不足,有時就會表現出對孩子的愛護過多,令孩子把大人的遷就理解為自己正在做“正確”的事情。家長雖然不能過多限制孩子,但也不能一味堆笑臉,否則長此以往孩子會表現出為人冷漠、缺乏自控能力,並將形成不良習慣及個性。在孩子出現危險或不當舉動時,家長一定要明白無誤地表現出“憤怒”,可以做出一個“生氣”的眼神或一個動作表示。而在孩子表現出馬虎或丟三落四、看不住東西的壞習慣時,家長可以狠狠心,讓孩子看到這樣做的後果(丟失),通過小挫折,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健康成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警惕:孩子昵稱不適宜一直叫

在各種兒童娛樂場所、幼兒園門口,我們可以不時聽見“寶寶”之類的稱呼聲此起彼伏。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從心底把自己的孩子視作“心肝寶貝兒”、“心頭肉&rdq

“讀心術” 使孩子更受歡迎

英國《每日郵報》4月15日報道,澳大利亞的一項調查表明,“讀心術”是備受歡迎的孩子們的秘訣,他們之所以備受歡迎,並非身著最新款式的衣服,抑或是足球隊的一員,而是因為更善於了解別人的想法、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