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兒童的心智——成人難以理解的世界

兒童的心智——成人難以理解的世界

  兒童究竟是怎樣思考和行動的?他們如何去理解這個世界?較之與成人,他們的心智有什麼不同?這不僅是心理學家、教育學家關注的問題,也是父母們所關注的問題。因為理解兒童是有效管教兒童的前提,沒有正確的理解,盲目的管教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一、兒童心智的現實性和泛靈性

  兒童期通常界定為3—12歲,其中,4—9歲是典型的兒童心智期。心理學通過向他們提出如下問題:“夢是從哪裡來的?”“太陽是從哪裡來的?”“你用什麼來思考問題?”等等,來了解兒童對這些問題獨特的想法,確定兒童心智的特征。請看下面的幾個例子:

  例一:心理學家問一個5歲的兒童:“夢是從哪裡來的?”

  “從天上來的。”

  “你做夢時,眼睛睜著還是閉著?”

  “閉著。”

  “我可以聽到你的夢嗎?”

  “不能,因為你離我太遠。”

  “那麼你媽媽能否看到你的夢?”

  “能夠看到,因為她睡在我的旁邊。”

  “夢在房子裡還是在你的身體裡?”

  “不在我的身體裡,但我可以看到它。”

  例二:一位母親責怪自己的4歲的孩子不動腦子:“你這個腦袋拿來干什麼的?”兒童說:“拿來睡覺的。”同樣,心理學家問一個6歲的兒童:“你用什麼來思考問題?”

  “用嘴巴。”

  “當你閉上嘴巴時可以想問題嗎?”

  “不能。”

  “當你閉上眼睛時可以想問題嗎?”

  “可以的。

  “當你豎起耳朵時可以想問題嗎?”

  “可以的。”

  “那麼,現在請你閉上嘴巴,想一想你們家的房子。”

  “好的。”

  “你在想嗎?”

  “在想。”

  “你用什麼在想?”

  “嘴巴。”

  例三:心理學家問一個6歲的兒童:“當你出去散步的時候,月亮它在干什麼?”

  “它跟著我一起走。”

  “它為什麼要跟著你走?”

  “因為風讓它跟我走。”

  “風知道你要去哪裡去嗎?”

  “是的。”

  “月亮也知道嗎?”

  “是的。”

  “當月亮跟著你時,它干了些什麼?”

  “給我照路。”

  例四:心理學家讓一個8歲的兒童看一只掛在半空中的盒子,該盒子被兩根繩子系著,而兩根繩子糾纏在一起。於是心理學家問:“為什麼這只盒子會轉來轉去?”

  “因為繩子絞在一起。”

  “為什麼繩子也轉來轉去?”

  “因為它想松開自己。”

  “繩子知道自己被纏住了嗎?”

  “是的。”

  “你根據什麼認為它是知道的呢?”

  “因為它知道自己被絞在一起,而它不想被絞在一起。”

  “你真的這樣認為嗎?”

  “是的。因為它感覺到自己被纏住了。”

兒童的心智——成人難以理解的世界

  在上述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兒童心智具有“現實性”和“泛靈性”特征。這裡所謂的“現實性”指兒童不能將夢境和思考與物質世界的真實存在區分開來,而總是賦予心理存在以物質的特征,他們總是從現實生活中的物質的存在去解釋未知的世界。這一特點在例一和例二中表現得較為明顯。所謂的“泛靈性”指兒童總是賦予物質世界以心理的特征,正如他們總是賦予心理存在以物質的特征一樣,反過來,在他們眼裡,物質世界似乎是有心理活動的,是有人性的,他們不會根據物質世界自身的規律來解釋世界,而是根據自己的想法和願望來判斷事物。

  兒童心智活動之所以具有上述特征,是因為他們的心理受制於“自我中心”的性質,他們說話並不是為了與他人交流,而是為了對自己說話。這並不意味著兒童比成人自私,而是因為他們既缺乏客觀性又缺乏主觀性。他們無法設身處地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因而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加之到對象身上,從而導致現實主義。但他們又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不能把物質世界與自己很好的區分開來,以至於把物質世界的現象用自己的意圖進行解釋,從而導致泛靈主義。

  二、真實的世界和想象中的世界

  嬰幼兒與學齡前兒童在心智上存在著差異。其中,最基本的差異表現為:嬰幼兒雖然能夠想象現實中的人和物,但是他們無法想象一個存在於假設中的社會。學齡前兒童除了覺得存在一個現實的世界以外,還知道存在著一個假設的世界。正因為如此,他們不再局限於眼前的世界,還能在心中虛擬各種假象的情境。兒童的假扮游戲就能說明這一點。而在3歲以前的嬰幼兒期,我們則很少看到兒童的假扮游戲現象。

  那麼,兒童的假扮游戲告訴我們什麼呢?心理學家提出:假扮游戲說明兒童正在發展一種稱作“象征性表征”的能力。也就是說,用一種事物表示另一種事物的能力。例如,當兒童把枕頭當作小寶寶時,他們實際上是將枕頭作為小寶寶的象征;當兒童把香蕉當作電話時,他們實際上是將香蕉作為電話的象征。兒童如果知道了假扮游戲的象征性質,那麼就意味著他們能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區分開來了,因此,假扮游戲是兒童發展使用象征的能力的途徑,也是把現實與想象做出區分的開始。

  兒童在假扮游戲中很清楚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假裝的。他們知道枕頭不是小寶寶,香蕉也不是電話,也就是說,他們很清楚什麼是頭腦中的想法,什麼是客觀存在的東西。例如,一個男孩扮演“兒子”的角色,一個女孩扮演“媽媽”的角色,在“兒子”眼裡,“媽媽”是把他當作兒子看待的;在“媽媽”的眼裡,“兒子”是把她當作媽媽看待的。而且雙方都清楚這是角色的需要,並非他們就是兒子或媽媽。正是這種假扮的游戲,使兒童既獲得了樂趣,又獲得了對心智的理解。

  但是,兒童對想象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的關系的理解,較之於成年人存在很大的不同。對我們成人來說,我們都是現實主義者。我們相信真實世界獨立於我們的想象之外,盡管我們會產生關於這個世界的許多想法,但這個世界並不會因為我們的想法的改變而有所不同。我們不會把想象的東西當成真實。兒童則不然,他們雖然能夠區分真實與想象,但是,他們往往會把想象中的事物當成是真實的,從而導致現實與想象的混淆。例如,有位母親說,她那4歲的兒子有個想象中的朋友,“每當我們坐著看電視時,只要我想坐得靠近孩子一些,孩子就會說我擠到她的朋友了。”

  兒童把想象中的東西當成真實的東西,是他們癡迷於童話故事、游戲、科幻、卡通片和幻想小說的原因。同時,這一事實提示我們:兒童在具有很高的語言暗示性。他們在童年期閱讀什麼樣的書籍,接觸怎樣的故事,對於觀念與情感的形成都會產生長期的影響;作為成年人的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關於世界的體驗與看法。例如,一位母親每當自己5歲的兒子哭鬧時就生氣地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或者威脅將孩子關在門外,雖然母親並沒有按照她想象的那樣去做,但在孩子眼裡,這些似乎是真實的事情而不僅僅是一種說法,由此導致對親子分離的恐懼。許多成年人在回憶自己童年生活事件時會出現與事實不符的情況,大致也源於兒童心智的這一特征。

  三、情感的理解和願望的表達

  兒童的行為直接來源於兒童的願望和信念。如果你發現一位兒童正在尋找某種東西,那意味著她想得到這種東西(願望),並且她深信只要尋找就能夠尋找到這種東西(信念)。而成年人則不同,他們的行為除了來源於願望以外,還要考慮找到這種東西的客觀可能性,因而具有客觀性。兒童的信念則具有鮮明的主觀性。

  心理學家曾經研究過2—5歲兒童的日常用語。他們收集了1200多條兒童的願望表達口語,其中使用最多的願望詞語是“想要”,占願望表達詞匯總數的97%。許多父母也報告說,他們一天到晚聽到孩子在說“我要這個”,“我要那個”,“我不要這個”等等。與成年人不同,兒童在表達願望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願望具有“因人而異”的主觀意義,也就是說,他們容易把別人的願望看作是自己的願望,或者把自己的願望看作也是別人的願望:兒童會喜歡別人喜歡的東西,別人有的東西自己沒有就會有挫折感;反之他們會把自己喜愛的東西地給對方,認為對方也一定喜歡這個東西。因此,父母對於某一事物的喜好和態度,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喜好和願望。例如,父母喜歡讀書,孩子也會對書籍產生興趣願望。

  3歲以前的兒童很少進行情感表達,3歲以後的兒童則開始談論自己的感受和別人的感受,並且用詞語來描述情感。例如:①快樂——“要是我在便壺裡尿尿,媽媽一定很高興”;②悲傷——“媽媽有時很難過”;③害怕——“窗口那兒有只蜜蜂,嚇死我了”;④憤怒——“別發脾氣”;⑤吃驚——“爸爸給我買來的禮物,讓我大吃一驚”;⑥厭惡——“那個東西真難吃”。

  研究認為,兒童願望形成和情感表達主要取決於以下兩方面因素的影響:第一,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話題。經常聽到父母有關情感方面談話的兒童,要比較少聽到父母有關情感方面談話的兒童,更愛談論自己的感受。兒童參與家庭成員之間情感話題的交流,有助於提高他們理解情感和表達情感的能力,加深他們對自己和別人情感的理解和體驗能力。當然,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經常體驗到的是負性的情感交流(如憤怒、沮喪),他們也會習慣於以負性的方式(憤怒、沮喪)表達自己的情感。第二,假扮游戲。兒童在假扮游戲時,能夠獲得許多與他人情感特征有關的心理體驗,正是這些假扮游戲,兒童逐漸發現事件的情感和行為之間的聯系。我們以兒童的玩具游戲為例,他們會將自己的情感賦予玩具娃娃,使玩具娃娃之間產生情感交流。心理學家給3歲的兒童兩個玩具娃娃,一個女玩具娃娃,一個男玩具娃娃,以及一只玩具熊,讓他們自行游戲。結果發現:有些兒童會讓男玩具娃娃把女玩具娃娃手中的玩具熊拿走了。然後兒童說道:“他(指男玩具娃娃)把她(指女玩具娃娃)的玩具熊拿走了,她好傷心哦!”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情感體驗和表達上,男孩和女孩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男孩傾向於賦予玩具娃娃以行為,而女孩則傾向於賦予玩具娃娃以情感。

  四、兒童的欺騙和謊言

  兒童什麼時候開始撒謊?怎樣才算是撒謊?也是心理學家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實際上,很多情況下成人在關於兒童是否說謊的問題上存在誤區,錯怪孩子的情況非常普遍。

  研究表明,兒童從4歲起才開始能夠正確區分說謊和說錯,在此之前兒童幾乎不能區分究竟什麼是說謊,什麼是說錯話。為證實這一點,心理學家編了兩個故事講給孩子聽:故事一描述了有個男孩指著學校牆報上的一幅畫告訴媽媽“這是我畫的”。說過後,她又馬上指出圖畫底部所署的一個女孩的名字給媽媽看,目的是想告訴媽媽這幅畫的真正作者不是他,而是另一個女孩。他剛才之所以說圖畫是他畫的,只不過是想和媽媽開個玩笑。故事二的情節與故事一相似,不同之處在於,這個男孩在告訴媽媽那幅畫是他畫的之後,就不再說什麼。第二天,媽媽才知道那幅畫其實不是兒子畫的,而是另外一個女孩畫的。講完這兩個故事後,心理學家問聽故事的兒童,故事中的哪個男孩說了謊?結果發現,4歲之前的孩子不能區分出說謊者,而4歲以後的兒童才能夠回答第二個故事中的男孩說了謊。

  心理學認為,判斷一個孩子說謊,應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兒童事實上說了假話;二是兒童自己清楚地知道他所說的話不是真的;三是兒童希望聽話者認為他所說的是真的。只有在滿足了這三個要素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說兒童撒了謊。否則,皆不能認為兒童在撒謊,只能說是兒童的一種錯誤信念,不必因此受到撒謊的懲罰。

  當然從另一角度看,由於兒童從4歲開始已經能夠理解錯誤的信念和謊言的區別,並且學會了如何蓄意撒謊和欺騙,也就是說兒童從這個年齡開始具備了撒謊和欺騙的能力,因此,如何矯正孩子的惡意撒謊和惡意欺騙的習慣,成為子女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腹瀉易感染 止瀉可食用它們

寶寶腹瀉的危害  1、感染:常見有中耳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疖腫、敗血症、泌尿道感染及靜脈炎等。各種感染可能成為腹瀉的病因,但也有在腹瀉之後,由於全身抵抗力降低而繼發感染。遷延性腹瀉或原有營

父母吵架 孩子很惶恐

    有的孩子粗心些,忙著玩自己的,對父母的心情比較不敏感,有的孩子則習慣於察顏觀色,就像觀察氣象一般,會時時留意父母心情的變化。如果父母常有自己的壓力與不愉快,難免會間接地影響到孩子。如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