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因此作為家長不能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麼,希望孩子成人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對兒童的培養方法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贊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產生沾沾自喜求虛榮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兒童的發展,除以上方法外,當然還有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我們應綜合考慮,多方面了解。
![]() |
親子關系需要善於做加減法
小學老師教我們學會了加減乘除的運算方法,但卻沒有教我們學會在生活中,什麼時候應該用加法,什麼時候應該用減法。親子關系就像一道道復雜的數學題,善用加減法是一種大智慧,善用者是最接近生命密碼的智者。年輕的爸爸媽媽有 |
![]() |
如何有效去預防寶寶秋季感冒
秋天是感冒的多發季節,寶寶因為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抵抗力較弱,因此更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多喝水:有關專家認為,“多喝水和保持大便通暢”是預防寶寶感冒的最有效方法。如果寶寶每天都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