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教寶寶做小手指益智游戲

教寶寶做小手指益智游戲

  看著家裡的一歲寶寶已經能到處爬,能邁步向前走,能歪歪扭扭跑起來,你是不是很激動,但激動之余千萬別忽略寶寶的另一個重要技能——手指的能力。要知道,手指的活動可以刺激寶寶大腦的發育哦!

  專家認為,手是寶寶認識物體的重要器官,也是觸覺的主要器官,通過活動手指來刺激大腦,遠比死記硬背更能增強大腦的活力,並可延緩腦細胞的衰老。所以手的動作,特別是手指的動作,越復雜、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更多的神經聯系,從而使大腦變得更聰明。因此,訓練孩子手的技能,對於開發智力十分重要。我們為你精選了6種適合不同年齡寶寶的手指游戲,讓小手趕快動起來吧!

  教寶寶做小手指益智游戲

  12-15個月:

  抓抓手。爸爸媽媽在給寶寶做撫觸時可以有意識的幫助他伸、屈手指,並對他說“抓抓手”,當孩子能理解你的意思後,便會自己伸出手來“抓抓”。這時你再對他說“抓抓手”,他會迫不及待地向你顯示自己的本領。

  目的:這個小動作為的是鍛煉寶寶手指的柔韌性,同時也調動了寶寶動手玩的意識。專家提示:除了撫觸外,還可以經常給予孩子手部皮膚以有力的刺激,如把手交替伸進冷、熱水中(溫度要適宜);或讓孩子多接觸一些不同性質的物品,如玩沙子,玩石子,玩布偶等。這樣,可以鍛煉孩子手的神經反射,促進大腦的發育。

  捏小球。只需要一個空碗和一些小小的玩具(如:小圓珠子,小方塊等),就可以幫寶寶練習拇指和食指的配合能力。讓寶寶把這些小東西一個個拿起來,放到碗中。最開始他可能只會用整個手去抓,這時你可以幫他用拇指和食指做捏的動作,慢慢地他就能自己掌握,手指的動作也會由粗糙變得細致。

教寶寶做小手指益智游戲

  目的:鍛煉寶寶的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精細配合,小寶寶在一次成功後,會大大的增加使用手指的自信心,為以後更細致的動作做好准備。

  專家提示:也許你已經習慣把食物直接送入寶寶的口中,或是對他自己伸手拿東西吃的行為加以阻止,而你的這些行為恰恰毀掉了孩子鍛煉手指的機會。爸爸媽媽應該鼓勵孩子並為他提供充分的准備,找一些他最喜歡的手指食物,或一些柔軟的硅膠玩具(直徑在四厘米左右)等,讓寶寶主動去拿。一旦他學會控制自己的手指,就會不停地炫耀自己,並對這個游戲樂此不疲。

  15-18個月:

  穿成串。准備一根線和一些帶孔的玩具,讓寶寶把這些玩具一一用線穿起來。看起來很簡單的游戲,對小寶寶來說可是個大挑戰哦!(玩具的孔不要太大,要是小手都能伸過去就不好玩了!)

  目的:訓練寶貝用兩只手共同完成一項任務,這個游戲對培養身體協調能力很有幫助。

  專家提示:為孩子提供的玩具不要太小,時刻注意不要讓孩子吞食玩具。寶寶做之前,爸爸媽媽應先給他做個示范,如果他總是失敗,你可以手把手地教給他,直到他自己能完成。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體會到手指游戲的樂趣。

  套杯子。找幾個大小各不相同的杯子,依大小次序把杯子套在一起,先讓寶寶把小杯子從大杯子中一個個拿出,全部拿出後再把大杯子一個個套在小杯子上,這樣反復幾次。

  目的:兩只小手配合著拿杯子、放杯子,鍛煉小手的同時寶寶還了解到大與小的區別。專家提示:杯子最好不選用玻璃的,以免打破、劃傷寶寶。還可以選擇不同顏色的杯子,讓寶寶將同色系的套在一起,這樣他玩起來會更有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過度護理不利於孩子的深度睡眠

很多家長會為孩子的睡眠而頭疼,該睡覺的時候沒有睡意會纏著你玩,該起床的時候怎麼也叫不醒。沒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大人,對孩子都是有害的。  洋洋快2歲半了,是一個非常淘氣的男寶寶,尤其是不愛睡覺,爸媽一直拿

如何去幫寶寶走出怕生的心理

寶寶長到7個月大時,“怕生”的現象比以前更多了,面對不熟悉的人會感到不安和恐懼,害怕陌生人靠近他或抱他,總是緊緊地抱著爸爸媽媽不放。  對寶寶的“怕生”行為,有些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