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心靈的臍帶:親子關系中的靈與愛

心靈的臍帶:親子關系中的靈與愛

  1、看到孩子需要的愛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僅僅對他說“愛”是不夠的,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身體被照顧,更多的是需要在心裡感受到來自母親的關愛、理解和呵護。孩子哭鬧、需要擁抱,本身就是安全感不夠的一個表現。尤其是當孩子感覺到母親對於他有拋棄感(即便這不是母親的本意),他便很可能在夢中出現大哭大鬧、憤怒、有的甚至歇斯底裡地拒絕母親的表現。這是潛意識深處孩子對於母親的需要。

  母親的拒絕似乎代表著世界的拒絕,這種感覺自己得不到來自母親原始保護力的恐懼,會在潛意識部分轉變成一種憤怒,而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往往都會在夢中的時候,當潛意識部分的力量積蓄夠大,就會發作出來。盡管我們以前不了解孩子,現在我們已經開始去了解,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而了解孩子最好的窗口,就是他們的情緒。

  孩子哭,不僅僅是他故意鬧事,更是要讓你知道他需要你了。這個時候,即便知道他是故意的,也要給與他感受的理解,並且慢慢解釋母親行為的初衷。孩子和母親行為上的分離,需要時間,不是一出生就可以做到的。

  如果這一些沒有被照顧到,孩子對於母親的不信任已經是很早就開始了。這個時候,媽媽首先要學會的是理解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並且表示理解和認同,然後慢慢地陪伴他、教導他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行為上的配合。

  2、如何照顧好孩子、同時兼顧自己的成長,這是一個很好的話題。

  很多母親都面臨這樣的問題,不僅僅是要靈修的你,還有很多的職場母親也會是一樣。我認為對於這個問題,首先要注意幾點:

  1)孩子是可以溝通的,並不是如很多大人所想“孩子聽不懂大人的話”,在孩子斷奶或者分開之前,都可以做些工作去做提前預防,而不是突然性的離開和拒絕。據我所知,很多父母習慣於在孩子不知道的時候離開家(或者引開孩子的注意力、或者趁孩子睡覺的時候),孩子不知道父母發生了什麼,這種情況是引發孩子安全感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即便我們和孩子需要適度分離,也要引導孩子讓他知道發生了什麼。

心靈的臍帶:<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http://www.jianke.com/yuer/' _fcksavedurl='http://www.jianke.com/yuer/' target='_blank'>親子</a>關系中的靈與愛

  2)為自己安排有力的支持系統,在自己需要獨處或者其它活動的時候,給與孩子其它關系的安全保障。

  3)如果自己的情緒本身就有焦慮,那麼自己和家人關系的和睦程度,對孩子安全感的影響甚至會超過母親本身對於孩子關愛的影響度。不論是和公婆、先生、還是和自己的父母的關系,都會影響到孩子潛意識當中安全度的感知。

  3、最後,關於你個人的成長,我想說:愛孩子,也要愛自己;體諒孩子,也要體諒自己。

  1)如果我們無法在讓自己成為一個完美的母親之前,就已經成為了一個母親,那我們也要允許孩子和我們一起成長。

  如果給孩子制造了一些不順暢,也要臣服於我們當下的最大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樣的話,我們的焦慮自然就會停止在我們的能力范圍之內。否則當我們在能力之外又包裹了層層的焦慮,反而會加重對於孩子的影響,而孩子的安全感會更加降低。

  2)盡管說,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但如果你認為自己要為孩子負100%的責任,那也是不恰當的。父母盡努力愛孩子,孩子們也會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在父母智慧的基礎上,完善父母沒有給到他們的那個部分,這是他們自身的智慧在這個世界上需要做的功課。

  同時,如果你真的相信這是個有福氣的孩子,那麼也請感謝自己,還有自己的父母,一定是祖上積德,這個孩子才會有機會在這個家庭環境中收獲福氣!

  3)如果你無法正確面對和接納自己的脆弱,你堅強的一面就無法真正施展開作用;如果無法接受自己的各種情緒,就不可能在萬變中呈現穩定的淡定;如果不能接受當下的“缺乏活力”,那麼內在的創意力量就會受阻……

  如果是這樣,即便你在獨處的時候靜心功課做得很好,一旦進入人群中,就可能會恢復慌亂狀態。因此,在靜心的功課中,一定要注意的是,首先接受自己的任何一種“弱”,然後和它在一起,並且聽到這種“弱”背後的聲音,看看它的需要,幫助它獲得滿足,因為被愛,“強大”自然就會呈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單親家庭孩子最易出現的兩種心理

下面我們就為大家說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出現的兩種情況。  (一)自閉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橫禍",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備,因而他們遭受的打擊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

好心情助你預防感冒

冬季如何預防感冒?美國醫學專家的研究發現,樂觀的情緒是人體抵御感冒的第一道防線。  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心身醫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招募了193名身體健康的成年人,首先進行性格測試。然後通過鼻部滴液讓這些志願者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