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厭食症是指嬰幼兒較長期食欲減退或食欲缺乏為主的症狀。它是一種症狀,並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小兒厭食症又稱消化功能紊亂(disordersofdigestivefunction)在小兒時期很常見,主要的症狀有嘔吐、食欲不振、腹瀉、便秘、腹脹、腹痛和便血等。這些症狀不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疾病,且常出現在其他系統的疾病時,尤其多見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障礙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時。因此必須詳細詢問有關病史,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其原發疾病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嬰幼兒厭食的一般原因有哪些
1、飲食無規律,無固定進食時間,進食時間延長或縮短,正常的胃腸消化規律被打亂;
2、片面追求高營養,肉蛋奶無節制地填喂,損傷胃腸,引起消化不良;
3、零食不斷,嘴不停,胃不閒,導致胃腸道蠕動和分泌紊亂;
4、飲料、雪糕、巧克力等高熱量,使血糖總是處於較高水平而不覺饑餓;
5、進食環境差,邊吃邊玩,或進食時家長逗弄、訓斥,使大腦皮層的食物中樞不能形成優勢的興奮灶;
6、家長過分關注孩子進食,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進而以拒食作為提條件的籌碼;
7、運動不足,代謝減少,胃腸道消化功能得不到強化;
8、服藥太多或濫用保健補品,增加胃腸消化吸收的負擔;
其它:生活不規律、睡眠欠充足、過度疲勞、便秘、身體不適等,也是厭食不可忽視的原因。
嬰幼兒厭食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不良影響
長期厭食可能會對孩子生長發育有影響。好多家長認為,現在生活水平都很高了,孩子應該不會再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了,其實,在臨床上還是可以見到有些孩子又瘦又黃的。事實上現在孩子的營養異常有兩個趨勢,一個就是肥胖,一個就是營養不良,而且營養不良的比例也不低,這就是兩個極端。
小兒厭食要和哪些病鑒別
疳病
可由厭食或積滯發展而成,以面黃肌瘦、毛發稀疏、肚腹膨脹、青筋暴露或腹凹如舟等為特征。病程較長,影響生長發育且易並發其他疾患。
畏食
厭食還要與畏食區別開來。雖然這兩者都是食量減少,但畏食者的食欲正常,饑腸辘辘只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譬如口咽潰瘍、牙痛、吞咽困難或腹痛等原因進食時覺不適,畏懼和拒絕進食而致食量減少。這些患者在消除了上述病因後,食量便可恢復正常。
小兒厭食怎麼辦?有什麼治療措施?
應正確診斷病因和治療原發病。對症治療應著重恢復小兒的消化功能。主要用中醫療法、針灸療法、捏脊療法。在此同時注意改善飲食內容和習慣,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並糾正家長對小兒飲食的不正確態度。必要時可給硫酸鋅10mg,放糖漿內飼嬰,每日1~2次。如檢查血鋅低下,可用硫酸鋅2~3mg/kg?d,療程1~3個月。鋅能使味蕾細胞迅速再生,改善味蕾的敏銳度,又能提高消化功能,對缺鋅的患兒有效率高達90%以上。
中醫療法
中醫稱厭食為納呆,主因脾胃功能失調。由於脾胃素虛,或喂養不當、飲食不節、傷及脾胃所致。臨床分為虛、實兩證:偏實證者治以消導為主;偏虛證者治以調補為主,並結合臨床隨症加減。
實證因停食停乳引起脾胃失調,食欲減退,惡心嘔吐,手足心熱,睡眠不安,腹脹或腹瀉。舌苔黃白膩,脈滑數。治以消食化滯化,常用保和丸方加減。
處方舉例一:藿香9g,胡連3g,陳皮6g,建曲9g,焦山查9g,茯苓9g,雞內金9g。
處方舉例二:山藥9g,川明參9g,雞內金9g,苡仁9g,稻芽9g,麥芽9g。
虛證體質虛弱或久病元氣耗傷,致使脾胃消化無力,食欲不振,面黃肌瘦,精神倦怠,乏力,或大便溏稀。唇舌較淡,舌無苔或少苔,脈細弱無力。治以健脾益胃法。常用理中湯加減。
處方舉例一:黨參9g,白術9g;茯苓9g,草蔻3g,干姜3g,生谷,麥芽各9g。
處方舉例二:黨參9g,茯苓9g,焦術3g,甘草3g,焦查6g,川樸3g,生麥芽9g。
針灸療法:可灸足三裡、合谷、中脘、梁門穴。
捏脊療法:對厭食效果好,特別是對虛證。方法參閱醫護治療專節。
按摩療法:1、運用八卦,即用大拇指順時針按摩患兒手掌300次。
2、摩腹,即用手掌輕輕順時針按摩患兒腹部100次。
3、按摩足三裡300次。堅持每天一次,一周為一個療程,能夠起到調理脾胃,通調髒腑的功能,從而治療小兒厭食。
補鋅療法
補鋅可以使口腔唾液中味覺素含鋅量增高,恢復味蕾的敏感度,從而增進食欲。研究表明新稀寶片在改善兒童、青少年厭食、偏食方面療效顯著。
嬰幼兒厭食症如何預防
首先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建立良好的進食習慣。動物食品含鋅較多,須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此外可增加鋅的攝入量,於100g食鹽中摻入1g硫酸鋅,使鋅的攝入達到標准用量(約每日10mg),食欲可以增加。如有慢性疾病和營養不良,須及早治愈。
對孩子厭食的心理矯治,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1、給孩子做出好榜樣。事實表明,如果父母挑食或偏食,則孩子多半也是個厭食者。
2、注意引導。當孩子不願吃某種食物時,大人應當有意識有步驟地去引導他們品嘗這種食物,既不無原則遷就,也不過分勉強。
3、創造好的吃飯氣氛。要使孩子在愉快心情下攝食。
4、不要使用補藥和補品去彌補孩子營養的不足,而要耐心講解各種食品的味道及其營養價值。
![]() |
有益的細菌減少嬰兒腹瀉的發生
普通的細菌能夠將嬰兒發展成腹瀉的危險減少80%。研究人員研究了是否給嬰兒開含有乳酸桿菌gg(lgg)的藥物能夠防止腹瀉的發生。lgg被認為是一種“有益”的微生物或生命前體,它是腸道中自然 |
![]() |
寶寶應接種流感疫苗嗎
寶寶因其免疫力低下,所以往往是病毒襲擊的首要群體。對於嬰幼兒來說,流感引發的並發症可能比較嚴重,如心肌炎、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肺炎等等,如果延誤治療,嚴重的會帶來生命危險。在流感的流行季節,你是否會為你的孩子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