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小孩不合群 家長要怎麼做呢?

小孩不合群 家長要怎麼做呢?

  大量調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識范圍,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均明顯優於性格孤僻、不愛交往的兒童。可是,由於很多家長長期嬌生慣養或放縱不管,使孩子(特雖是有些獨生子女)非常任性,喜歡獨來獨往,很少想到別人。這樣的孩子篚以後很難與人合作,因而也很難適應社會。

  不合群的孩子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表現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另一類表現為愛哭鬧、愛搗亂、愛逞能、愛惹是生非。

  要培養孩子合群,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這主要表現在全家人和睦相處上,大人關心小孩,子女關心長輩,切忌以孩子為中心,處處圍著孩子轉,讓孩子凌駕於父母之上。同時,家長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隨意訓斥、打罵,要讓孩子在互敬互愛的家庭氣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家長還應該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從小生活在同齡人的群體中,孩子們會逐步學會怎麼生活,怎麼相處,怎麼玩耍。有許多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會在集體生活中“吃虧”,便要求孩子自顧自,不要與其他小朋友來往,這樣做表面上似乎是愛孩子,實際上,使孩子無法得到群體生活的鍛煉,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小孩不合群 家長要怎麼做呢?

  對於愛搗亂,愛逞能,愛惹是生非的孩子,家長要教育他:“你這樣下去,沒有一個小朋友會和你一起玩了,老師也不會喜歡你的。”在幼兒園,老師應利用孩子的“從眾心理”,使他看到整個班級是團結的,守紀律的,搗亂,逞能是不受歡迎的,孩子慢慢就會同化於集體之中。

  應指導孩子的家長:

  (1)強化“接受邀請”的行為。不合群的孩子喜歡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請,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偶爾接受個別小朋友的邀請,即使是很勉強的,也要及時給予鼓勵,如果發現孩子接受了別的小朋友邀請,並表示願意參加,更要大加贊賞,促其參加。

  (2)強化“邀請別人”的行為。家長要鼓勵孩子歡迎主動上門來玩的小朋友,並為孩子們提供游戲的場所和他們感興趣的玩具,還應不厭其煩地、熱情地鼓勵孩子並和他們一起玩。

  總之,要使孩子由不合群到合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於求成。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關於與人合作、能適應社會的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手把手教你挑選學步鞋

為什麼要穿學步鞋  幼兒的腳被大量的脂肪包裹著正在迅速發育成骨骼,足弓不明顯,五趾散開呈扇形,也是腳最容易受到傷害的階段。腳骨幾乎還是沒有鈣化的軟骨,這時穿著學步鞋。可調整孩子足弓的形狀,預防平足。  另外,鞋

了解自閉症的病因對患者的幫助很大

自閉症的病因是:  一、消化系異常。一些消化異常疾病,如胃食管反流、腸消化酶缺乏等,可以部分解釋自閉症患兒的易怒、攻擊行為或夜間驚醒。  二、疫苗。最初有證據表明,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的接種增加了自閉症的發病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