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很苦惱的說她家寶貝每次出去看到別人在吃東西的話,都會表現的很讒,還會跟人要著吃。媽媽就覺得很難為情,覺得不好意思。其實,寶寶在0—3歲時,是口腔期。就是看到什麼都會往嘴巴裡塞,這是天性,也是無意識的。並不是寶寶不要面子,讒嘴.。
寶寶出去看到別人在吃東西的時候,你可以讓寶寶看別的地方,分散寶寶的注意力。不過最好是給寶寶也帶點吃的,比如水啊餅干啊什麼的。寶寶並不是要別人的食物,而是看見別人動嘴,自己也想有樣學樣。如果身邊沒帶吃的,那就給寶寶去買好了。千萬不要真的去跟別人要著吃,不然習慣了,小寶寶長大了就真的會去跟別人要著吃,那樣很不好的。
還有,家裡如果有小寶寶的話,東西就不可以隨便亂放了。茶幾上,小櫃上的小東西,比如硬幣、戒指等等。千萬不要放在小寶寶能拿到的地方,小寶寶拿到東西都會條件反射性的往嘴巴裡放,如果是把硬幣放進嘴裡,就有可能會吞咽下去,這樣會很危險。
另外,給寶寶的玩具最好不要是長毛玩具,寶寶抱著長毛玩具玩時,肯定會用嘴巴去咬,玩具上的毛毛容易被吸進氣管,引起咳嗽。也會被寶寶吃進胃裡,不好消化,到時麻煩就大了。
寶寶處於口腔期,會把嘴巴放在第一位。要不俗話說是“吃屎的孩子”呢。這說明寶寶不會分析什麼東西能吃,什麼東西不能吃。寶寶只要是能拿到手裡的東西,都會用嘴巴去試一試,用嘴巴去感覺。
還有的寶寶喜歡啃手,吸手指。所以我們要經常給寶寶洗手,避免寶寶把細菌通過口腔帶進身體,這樣容易引起腹瀉和其他毛病。當然,我們要糾正寶寶的“壞”習慣,不可太過嚴厲,會嚇壞寶寶。不要以為寶寶年齡小,聽不懂說話。其實現在的寶寶都很聰明,你可以很認真的和寶寶談談,告訴寶寶,這樣做不好。嘿嘿,就算寶寶真的不懂,你也要以為寶寶懂哦,這樣,寶寶才會更聰明。
總之,為人父母,就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幫助寶寶度過一個又一個成長期。
小兒口腔炎的預防護理
嬰幼兒免疫力低下、皮膚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常因感染、外傷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引起口腔粘膜糜爛、損傷而致病。
感染性口腔炎在嬰幼兒較多見,可單純發病也可繼發於腹瀉、營養不良、急性感染、久病體弱等全身性疾病時。
鵝口瘡:
名詞解釋又名雪口,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此病與新生兒出生時產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關,此外菌群失調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如長期濫用抗菌素)。其表現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可有一處或多處同時發病。這些白膜可以發生在口腔內的任何部位,常見於上下唇內側,頰粘膜、舌面、牙龈、軟硬腭上,有時也能波及到咽部。開始為乳白色點狀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邊不紅。
![]() |
如何止血 包扎
(一)出血的種類: 血液從體表傷口流出,稱為外出血,易為人們發現;而體內深部組織、內髒損傷出血,血液流入組織或體腔內的內出血,不易為人們發現,更為危險。各種出血中,以動脈出血最為危險,必須及時止血。 按照損 |
![]() |
八個訓練讓寶寶膽子大起來
2、逐步擴大交往范圍對於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習慣跟媽媽或者撫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後讓寶寶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rd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