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兒科經驗常識 >> 兒科相關疾病綜合 >> 兒童疫苗接種小常識

兒童疫苗接種小常識

1、哪些寶寶不能接種疫苗?

兒童疫苗接種小常識

為減少或減輕接種反應,在接種前掌握寶寶體質情況,如發現寶寶有過敏史,有癫痫(羊角瘋)等腦病史,或有免疫缺陷症(疫苗接種後體內不能產生免疫力)等“禁忌症”,就不能接種。如寶寶患有濕疹,疥瘡等皮膚病,正在發高燒,患有其它疾病尚未痊愈,營養不良,體弱等,暫時也不能接種,恢復健康以後再接種。

2、寶寶在接種前、後要注意什麼?

寶寶在打防疫針前,家長要給寶寶洗一次澡換件干淨衣裳(因為接種後一天內最好不要給寶寶洗澡),向醫生說清寶寶健康狀況,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症”方可接種。寶寶打過防疫針以後要避免劇烈活動,對寶寶要細心照料,注意觀察,如寶寶有輕微發熱反應,一般在一兩天就會好的,如果反應加重,應立即回醫院檢查。

3、預防接種證有何用途?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中規定:“國家實行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預防接種證是兒童免疫接種的記錄憑證,每個兒童都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建證並接受預防接種。兒童家長或者監護人應當及時向醫療保健機構申請辦理預防接種證,托幼機構、學校在辦理入托、入學手續時應當查驗預防接種證,未按規定接種的兒童應當及時安排補種。

兒童家長或監護人要妥善保管好接種證並按規定的免疫程序、時間到指定的接種點接受疫苗接種。如兒童未完成規定的免疫接種,因故遷移、外出、寄居外地,可憑接種證在遷移後的新居或寄居所在地計劃免疫接種門診(點)繼續完成規定的疫苗接種。當兒童的基礎免疫與加強免疫全部完成後,家長應保管好接種證,以備寶寶入托、入學、入伍或將來出入境的檢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秋分時節易患感冒 專家建議“養收”防病

9月23日,是24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從這一天起,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溫差的大幅度變化,讓許多市民患上了感冒。為此小溪特意咨詢了九江市緊急救援中心的專家,專家建議在秋分時節裡,市民除了預防感冒外,還需

豐富寶寶營養 從蔬菜米糊做起

給寶寶添加輔食,建議從嬰兒營養米粉開始,等到寶寶能較好的適應嬰兒米粉之後,可以在米粉中開始添加菜泥,為寶貝豐富口味和營養。值得注意的是,每種新食物的添加都要觀察滿3天,了解嬰兒對食物的接受度,包括是否有過敏發生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