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現在3歲之內的嬰幼兒80%都患有包皮包莖,而九成家長卻毫不知情,也不注意清洗,有了症狀才去就醫。
由於上一代為獨生子女,一般沒有看護男孩的經驗,所以很少知道翻動清洗包皮的問題。男嬰剛出生時,包皮包住整個龜頭,不能翻轉。大約到2、3歲以後,龜頭與包皮間的輕度粘連逐漸自行分開,包皮即可翻轉。進入青春期後,龜頭的大部分就逐漸地顯露出來,這是正常情況。但有的男孩2、3歲以後包皮仍不能上翻,就會引起陰莖頭發炎。如果炎症上行蔓延會引起泌尿道感染;反復發作可引起包皮或陰莖頭粘連,導致尿道口或前尿道狹窄;包皮由於不能上翻得不到清洗的機會,使包皮內污垢長期存留,以致引起排尿困難或排尿時間延長。
因此,平時在洗澡時,可以為孩子動一動包皮,慢慢翻起清洗干淨,防止包皮內藏污納垢。
此外,有家長疑問,嬰兒包莖是否需要手術切除。專家表示,和成人手術比起來,嬰幼兒包皮環切手術的風險不小。一是寶寶需要采取全身麻醉,對醫院的麻醉水平要求很高。二是在細小的生殖器上動刀,小兒外科醫生的技術不過硬的話,很容易闖禍。
如果嬰兒要進行包皮手術,應滿足三條件:一是孩子反復出現炎症,老是尿頻尿急,包皮紅腫;二是包皮垢嚴重;三是影響排尿。家長可以觀察,包莖寶寶“噓噓”時是否出現下列情況:陰莖頭的包皮先鼓起一個小包,停幾秒才有尿液線噴出來。尿完後,稍停幾秒又滴落少許尿液。尿得慢,分兩段,說明尿液在包皮腔裡有殘留。專家指出,這樣更容易藏污納垢,反復引發炎症。
和環切術相比,套扎術更適合嬰童。套扎術可能出現術後出血、套環滑落或者龜頭系帶牽拉疼痛,應在手術後次日以及術後三周復診,出現異常情況時隨時就診。
![]() |
如何判斷小孩的心理是否健康
對於幼兒的心理健康,近年來國內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同心理衛生專家共同研究,他們對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認為一般心理健康的幼兒有如下特點:智力發育正常,喜學愛問,情感豐富,情緒開朗;行為活潑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 |
![]() |
兒童常見的16種心理障礙
現代社會中,兒童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越來越受到關注。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兒童也出現很多的心理障礙,常見的兒童心理障礙主要有如下16類。 兒童常見的16種心理障礙 1.夜驚。 夜驚指在睡眠中突然驚醒,瞪眼坐起, |